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作者: 刘毅
摘 要:我国加入WTO后,外贸发展速度迅猛,相应的对于国贸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然而,由于受大环境和传统观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发展条件的影响,民办本科国贸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的主力军之一,民办本科院校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现,加强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国贸专业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国贸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139-002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国贸专业的教育现状,以及对民办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面向外贸一线的管理层、操作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国贸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外贸流程管理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国贸专业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生力量1。民办高校作为国贸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应逐步打造出自己的专业品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一定要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长,进一步细化,要以培养学生擅长某一、两项专业技能为目的。
民办本科国贸专业设置应围绕地方经济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比如南京三江学院是江苏省的民办本科高校,其专业定位就应该充分利用江苏省的地域优势,与江苏省经济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需要对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国贸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情况做详细的调研,比如南京,是江苏三江学院学生毕业的首选城市,南京市已形成舜天国际、汇鸿国际、苏豪集团、盛美童装、苏美达等外贸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国贸人才作保障,所以江苏三江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国贸基地对国贸人才的需求。
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设计
国际贸易要跨越国际,经历的环节众多2,高等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的国贸人才应该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求。我们对本科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应用”教育观为指导,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加强通识教育,突出实践教学,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较宽、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应用人才。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工作适应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也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国贸人才培养方案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以能力为主线。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由主辅线两部分组成,见图1.1所示。
实践教学主线需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课教学水平、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抓好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环节的质量。实践教学辅线需要完善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强化社会实践的效果、加强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引导力度、积极推行“双证制”“多证制”、推行素质拓展工程。
三、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贸易总的特点是交易规范、风险大、难度高、复杂、重合同、参与单位多、函电往来比较普遍3。在实际的国贸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理论性太强,实际运用少,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教师教学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独特的分析方法,提高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位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法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所必须的劳动。”4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学生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造性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如采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课堂讨论法是指通过学生参与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能力。比如在介绍运输的合理化问题时,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不仅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运输合理化的含义和运输合理化的手段,还有助于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的养成与沟通能力的提高。
2.角色扮演教学法
如《外贸单证操作》这门课程的教学。首先,由教师选择简单的跟单交易项目,指派学生当不同的当事人,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跟单、报价、报关的流程,在课上进行演示,让学生按老师所说的程序和步骤模拟一番,最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这样,学生对自己参与做过的事情印象会十分深刻,同时也熟悉了跟单业务流程。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针对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特别提出国贸实践教学运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选送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国贸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和到较为成熟的企业去学习,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到外贸公司、制造企业、海关等企业或者单位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请进来”,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根据需要聘请企业外贸一线的操作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负责现场实验与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学团队老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对在实践环节中的“教、练、用”,达成共识,提出了“适度指导”的概念。发现在实践环节中,对学生指导多了,产生过分依赖,一遇到问题,不去思考就问老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相反,对学生指导过少,学生面对问题茫然无从下手,影响训练效果。在实践环节训练中,应有计算机模拟训练,有软件应用训练学生,也有管理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一般情况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课程上表现的非常积极投入,知识掌握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愉快学习,严格考核。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创新,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国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国贸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淡化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虚拟游戏、发现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把单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积极寻求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将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无止境的。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劳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静霖.国际贸易实务(第7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岩,于永达.解释贸易术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3]刘德标,罗凤翔.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4]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亚蒂什·N·巴格瓦蒂等,王根蓓译.高级国际贸易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