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与过
作者: 刘娟摘 要:如何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电脑的作用,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功与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16-001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Powpoint、Flash等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电脑为核心的新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甚至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变革。“Powpoint、Flash等新型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已经普遍被接受,有关它的研究也正在日益兴起。
用Powpoint、Flash等新型信息技术,为数学“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舞台”。使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效率高、印象深、氛围雅、感受新”的明显的正面效应,尤其是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演示功能,使得抽象的数学教学有了直观的可操作的“模拟实验”。许多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不易讲清楚的数学难点,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就不讲自明、难点不难了。
然而这种通过“人脑”操纵“电脑”,来达到“电脑”教会“人脑”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由于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它的正面效应,缩小它的负面效应,就成了我们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索。
一、独立与依赖
由于数学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两大特征,因此,当学生处于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阶段时,依赖于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这一“模拟实验”手段,将数学模型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艺术体操”得以顺利进行,这真是“此时有画胜无画”、“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当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不恰当地、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的演示功能,那就限制了高中生独立进行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时只有我们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张开“思维的翅膀”,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中独立自由地飞翔,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从“此时无画似有画”,进一步达到“此时无画胜有画”的境界。
由此可知,只有正确、适当地使用“此时有画胜无画”的演示功能,才能扩大其“功”,缩小其“过”。
二、机械与灵活
数学思维还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两大特征,因此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对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必须在内容上保证其具有完整性,对所讨论的各种情况无一遗漏,并能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编写综合性较强的数学例题时,更必须周密地考虑到问题的多变性,解法的多样性,教学上的随机选择性,以便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应用典型的基本的思维方向进行定势思维,又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调整思维方向,通过各种联想进行灵活多变的发散思维。
实践证明,只有那种应变性能强的“智能型”数学教学软件,才能达到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激情与理智
数学曾被部分学生认作是“枯燥无味”、“深奥莫测”的学科,通过师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启发、诱导,往往会激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师生一起进入“角色”,并产生探索真知的思维“冲动”,课堂教学会出现十分生动活泼的局面。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教学也如同足球运动一样,是一种“激情加理智”的思维运动。然而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没有情感的大型屏幕的显示成了教学的“三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似乎有所削弱,教学气氛有点沉闷,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投入与收益
目前我国使用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尚处于试验、摸索、起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力、物力上的较多的投入,不能产生与投入相对应的效益,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多投入、少收益的状况,对进一步推广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当前应尽快研制一种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操作的类似“傻瓜机”的平台,从而使普通教师都能进行课件的编写、制作与使用,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就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若再辅之以充分的资源的共享,那么“少投入,多收益”的美好前景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传统与现代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有着这样两个特征:不可替代性和极强的互补性。
信息技术所特有的“短、平、快”高效传递信息的功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效率低的不足。然而,Powpoint、Flash等信息技术快节奏、大容量所传递的信息,可能会“一传”不到位,这时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所具有的特点“慢品味”、“细咀嚼”地传递信息,让其发挥“二传手”的作用,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真正落实到位,也可使学生接受知识信息时,不会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Powpoint、Flash等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固然可以使传统教学中一些较难解决的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得以解决。然而,若企图用形象思维来代替抽象思维,势必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和“软骨病”。因此,我们只有选准多媒体技术的最佳作用点与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而对那些传统教学手段能够解决的数学课题,就不必要哗众取宠、弄巧成拙地去使用多媒体技术。
总之,只有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这两者的关系,扬长避短,甚至交替使用这两种教学手段,才能充分扩大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功”,并缩小当中的“过”。
随着Powpoint、Flash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出现,如何应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扬“功”避“过”,乃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