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每位学生的心里 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作者: 王剑峰摘 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生机勃勃、充满思维活力的课堂。信息技术课应突出全体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使信息教育面向全体和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全体学生; 高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36-001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先天素质、智商、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我认为教师应当针对每一类学生,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高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一、用心装着每位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用新课程、新理念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课堂,我们教师应该树立强烈的课程目标意识。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的要求平均发展,而是在制定目标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教学目标具体化、层次化、个性化。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能力水平,要保证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既使全体学生吃得饱,又使他们吃得好。
例如信息技术四年级《搜索图片》一课,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百度搜索浏览网页上的图片。那么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学有所获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个弹性方案:
1.我能行:打开桌面的网页快捷键进行浏览,欣赏优美的绘画作品;2.我真棒:打开浏览器,正确输入IE地址并浏览页面。同时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网页放到“收藏夹”里;3.我最棒: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地址栏里输入网址,然后浏览其中的绘画作品,并把网址和图片保存起来。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各自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行切实有效地学习。这样弹性的预设方案生成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二、着眼强化视觉效果,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学生之间的能力存在着个别差异,要使全体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都有所进步,其关键就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1.重视课堂效果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爱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强大推动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法,从激发兴趣出发,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快乐,用快乐渲染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奏。例如我在教学《小伙伴的作品》这一课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优秀作品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当我听到学生啧啧的赞叹声时,我知道学生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激情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变得事半功倍了。此外,联想引入、动画引入、游戏引入等方法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2.创设情境巧妙引导,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方向,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作为教师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每一位学生,我们要积极调动其注意力,使其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据研究表明,孩子的注意力只能坚持15分钟左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携手共创情感课堂,促进高效的教学生成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构建和谐课堂必须先立足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智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差异来实施具体的教学步骤。
1.换位思考,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教师应该进行心理上的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评价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老师应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信任每个学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同样也需要我们为人师者多些宽容,多些鼓励,多些尊重,多些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赏识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前进
在教学中,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信息技术“小高手”,每次上课时,他们总想不失时机地显摆一下,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有时老师刚开始讲课,他们就已知下文,并念叨起来。碰到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去批评,必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采用“三步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肯定高手:赏识他们高超的学习能力,并请他们给大家当“小老师”;其次进行科学分组:平时,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素质、水平等情况进行分组,每一组安排二名“高手”,指导悟性较差、学习较费劲的学生;再次互帮互助:这样一来,不仅能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也能带动全组学生,学快、学好,并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精彩的课堂缘于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缘于教师充分地准备。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思考,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氛围中;只有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有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同等的机会,才能让他们都能够体验和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彩课堂必将与你同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参考》,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2]张大均等.《教学心理学新视点》,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