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集体,学生的“童乐园”

作者: 刘佳

摘 要:数十个学生走到了一个班级,班级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家,他们每天在校时间有6小时,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班级里活动。如何让孩子的6小时过的丰富多彩、快乐有嘉,把学校打造成学生的“童乐园”,让他们快快乐乐的来上学,成了我们共同的课题,班主任应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和谐; 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76-001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如何建立孩子们感觉快乐的班集体,我觉得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人人平等,创设和谐师生关系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柔地抓住管理的僵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基础。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信服老师的教导,老师能够从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班主任要搞好人文关怀,贯彻人本观念,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来看待,才能真正做好工作,就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贯彻民主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富有智慧,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新世纪的孩子,自我个性很强,有思想、有简介,再也不能像以前的孩子那样好哄。很多孩子必须跟老师有平等对话的机会,他感觉老师很尊重他,会理解他,这样孩子会更爱这个班集体。为此,我在班级放置了一本“班主任吐槽簿”,学生如果发现班主任有什么地方做的欠妥或者需改正的,都可以写在这个簿本上,无需署名,我每天都会翻看,采纳学生们的建议,进行自我反思、检讨。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和公平,情绪好了,师生关系自然会好。

二、环境优美,打造趣味生活空间

班级文化能把所有孩子和班集体的荣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一个个体和班级“同甘共苦”,使集体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教室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应当是窗明几净、桌椅整洁、有序和舒适的,还要让人有一种家的温暖和感觉。干净的教室不是靠打扫出来的,而是靠保持的,我很注重孩子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把教室当成家一样去爱护,保持教室的整洁。追求温馨环境,构建美感班集体。

“桃梨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目标是赋予班级环境一定的教育色彩和教育意识,努力使教室里的一切物化东西都能说话。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摒弃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的陋习,开展班级卫生星级评比,营造一个窗明几净的文明学习环境。接着有计划的鼓励学生创造性设计、布置、改善、保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高雅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非凡的表现力、创造力,释放自己的独特个性。为此,学生们慎重的召开班会讨论,将自己的教室布置的既有书香味,又有艺术味。教室里图书角、展示角、黑板报等这一切高雅而又不失情趣、充满美感,无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三、规章鲜明,加强学生自管自制

新学期开始,学校提出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班内做了一些尝试,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卫生值日,实行周评制。每周评出卫生优胜小组一名,将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

2.每天设拎牛奶者两名,早晨第一节课下课去拎牛奶,第三节课上课之前送回去。此举的目的除了服务班级其余订奶学生,主意的还是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由此辐射到其他,促使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每天晨读,一名同学值勤。主要督促全体同学来到以后,尽快交作业,认真读书。

4.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标准地佩戴红领巾,一名学生准时提醒。

5.要求学生每节课前,第一遍上课铃声响过以后,尽快回到教室,或唱歌,或齐背书,等待老师的到来。

6.安排班级和保洁区的清洁学生,每项工作有具体的人负责。每个同学准时到岗到位,秩序井然。

7.外堂课(如音乐、体育等),课前统一站好队伍,安静地带到上课地点。

努力使班级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孩子觉得他在这个班级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有强烈的存在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充满激情,怎么会不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呢?

四、目标分层,确定恰当要求定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集体中总有优等生和后进生。我针对优、中、后三类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分层指导,就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于优等生,每学期指导他们确立一个目标,选择一个后进伙伴,设计一次暴光。确定一个适度目标,促进他们的内在动力和行为努力。于是参加铜管乐队、乐器小组、阅读小组成了他们新的追求。选择一个后进生伙伴,学会合作,驱走优等生自我为中心的阴影。许多优等生在小学阶段都没尝过被批评的滋味,心理耐挫折能力很差,班主任针对优等生缺点设计一次暴光,避开光环效应,进行客观评价,将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2.对于中等生,他们是班级里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每学期指导他们学会竞争、学会张扬。引导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告诉他们“你能行”,激励他们向优等生看齐。要积极地打消他们的顾虑,给他们展示的舞台,满足合理需要,增强成就感。

3.对于后进生,每学期指导他们找感觉、找信心、找乐趣。课堂上多给几次肯定评价,活动中多击掌、多喝彩;学习进步时,引导他相信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自己能力并不低;学习滑坡时,告诉他们光努力还不够。

引导孩子正确的给自己定位,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每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和谐的班集体也就应运而生。

要建立一个让孩子深爱的班集体不容易,为了这样美好的理想,我们努力奋斗,总会有实现的时候。每当看到校园里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容,笑声播撒在校园每个角落,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古人伏.小学班队工作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万祥.班主任工作100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