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者: 钱益青

摘 要: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创造”的积极性,通过联想进行创造,通过图形的摆弄、变通和补充组合进行创造,多种角度去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

关键词:美术活动; 幼儿;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01-001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而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认识幼儿特质,启蒙创造兴趣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教师要多观察、多了解幼儿,真正掌握幼儿的所思、所想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一方面,兴趣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兴趣的产生又依赖于创造性思维。只有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地、自由开放地、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与幼儿交流沟通,去了解幼儿的兴趣及爱好,及时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给予肯定和引导,以适应幼儿潜能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引领他们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二、营造开放环境,激发创造活力

幼儿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环境创造,所以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合“创造”的环境。开放的环境首先是物质上的,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优美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的思维常随着活动而产生,随着活动而丰富,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提供良好的环境场所及丰富的工具、材料,供孩子们选择,使他们不受限制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开辟自己的美术新天地。开放的环境,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造。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的东西,努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积极发展他们的思维,大胆鼓励他们独立创造。

三、拓宽幼儿视角,点拨创造思路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尝试新东西,鼓励他们大胆地“试试看”。只有想方设法开阔幼儿的思路,拓宽幼儿视角,才能使幼儿敢于创造性地去思考,与此同时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1.通过游戏进行创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把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同时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作灵感。在美术活动中多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例如做做玩玩《时装表演》,可让幼儿把废旧的瓶子当作娃娃,用多种彩色废纸给娃娃设计漂亮的衣服、帽子、饰品,进行表演。

2.通过图形的变式进行创造

创造性思维的展开,有时也可以运用已有的经验,多向进行创造,引导幼儿对原型进行加工改造。比如图形的拼摆。让幼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种几何图形,拼合成一个新的形象。又如图形的变通。教师给幼儿一个半圆形,启发幼儿变化出各种丰富而又新奇的东西。再如图形的补充组合。启发幼儿根据老师画出来的图形或符号进行分析、想象、补充,组合成新的画。让幼儿对原型进行加工、改造,实现创造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不完美的原型,并引导幼儿对原型进行分析、完善和再创造。

四、幼儿在心中,教育方创造

教师只有心中有幼儿,才能在教学中关注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干预

第一,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大量机会;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提供关键的指导,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创造需要的满足。但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创造性的选择权力,而且要适合幼儿的自我表现活动。第二,教师要特别容忍一定程度的紊乱。如进行玩色游戏中,让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拓印,让他们设计美丽的花布。幼儿对这一创造性活动很感兴趣,而且特别兴奋,常常会手忙脚乱,很难保持整洁。这时教师不应干预,硬性让幼儿保持整洁,因为多加干预很可能会扰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也不利于孩子们形成和维持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2.创造的探索,应面向全体幼儿

教师应多鼓励畏缩、胆小、情绪消极的幼儿大胆作画,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不能对幼儿信口开河地横向评价。如果某个幼儿虽然画技不高,但很有创造性,我们不能随便批评他的构图不好,指责他的色彩不明,否定他的作品不够优秀,这样会在无形中扼杀孩子的创造性。

3.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幼儿的美术创造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孩子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联想创造的东西就越多。因此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由已知的世界去探求未知的世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大胆创作,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术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学前幼儿正处于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他们还是一张白纸,他们还没有被各种条框约束,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期,幼儿创造性教育不仅重要,而且迫切。教师要精心策划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启发性的美术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促使幼儿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动脑、动手,积极地去做、去想、去探索、去创造。

参考文献:

[1]莫妮.论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25)

[2]彭钰.丰富幼儿生活 发展幼儿语言[J]甘肃教育,2011(1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