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建构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作者: 王亚红摘 要: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在自我意识中,反映着儿童对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反映着儿童评价自己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注意。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家园合作;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03-001
自我意识有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幼儿的自我认识虽不成熟和稳定,但是对其人格的发展和行为的适应性有重要的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时常以自己的情绪体验作为依据,较多的幼儿都表现为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才逐渐接近客观事实,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尚未调整过高评价自身的状况,就会阻碍其健全人格的建构。
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入园前,幼儿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入园后,家长或者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要和家庭密切配合,重视对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及早帮助幼儿调整自我意识中的不良倾向,在教育要求和方式上尽可能采取一致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和方法帮助幼儿建构良好的自我意识。
一、无条件地接纳幼儿
“无条件地接纳幼儿”,是人本主义罗杰斯的术语。教师每天要接触和处理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事件,如幼儿的捣乱、任性等,有时不可避免地对某些幼儿产生不满。面对不同个性和行为的幼儿,家长和教师应无条件地给予接纳。“接纳”,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不是每位家长都能无条件地接纳幼儿,明智的家长会选择接纳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的缺陷,并且认为这是可以改变的。而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备受挫折,面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干脆撒手不管了。记得丁丁中班刚插班进来时,几乎每天都会打小朋友,有时还会搞恶作剧,其他小朋友经过他身边时,故意把脚伸出来把别人绊倒。家访时我了解到,在丁丁出生不久父母就不幸出车祸去世了,爷爷奶奶对他特别溺爱,什么都由着他,渐渐养成了霸道、专制的脾气。在家中也经常和爷爷奶奶吵架,用他爷爷的话说就是“麻烦制造者”。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刚开始还管管,犯错误后教育他、打他、骂他,后来不见效果就随他去了,对丁丁也彻底失去信心。其实,对丁丁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压制他,而是给予他真情,用爱去感化他,使他那颗受伤的心得到安抚。日常生活中,我更多地接近他、关心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在其他孩子面前夸奖他。然而,他也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不时会闯点小祸,我对他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一旦犯错会很耐心地指出其缺点,鼓励他去改正。我和丁丁的爷爷奶奶商定,家园双方都要用爱去补偿丁丁缺失的爱。但是这种爱不是宠爱,而是建立在要求孩子真正成为自强、自立的人格基础上的爱。丁丁在经历了几次冲突以后,也体验到正面与人冲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慢慢地,他也在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无条件地接纳,就是给幼儿以安全感,让他充分地感受到,你永远都是他最值得信赖、最可靠的人,从而他会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和支撑。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信任、支持,将是幼儿走向成功的前提。
二、调整对幼儿的期望值和教育态度
幼儿自我意识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特别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态度和期望值所造成,教师要帮助家长调整对幼儿的期望值和教育态度,这是幼儿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QQ群、家访等方式,帮助自我意识过高或过低的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常常是通过语言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常言道:“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家长有意无意的评价都可能成为幼儿自我评价形成的依据。家长和教师应善于认清幼儿的天资和潜力,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要合乎实际,不要超出其所能达到的水平。然而,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子女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由此造成幼儿从家长处所得到的评价往往是过低的。对幼儿过低的评价会对他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会让幼儿形成退缩行为或压抑心理,导致过低评价自己。当然,如果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过低也有弊病。例如由于缺乏挑战,往往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交流他们在幼儿园中好的地方,让家长对幼儿的表现感到满意。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师也要提醒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应积极捕捉孩子细微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
三、提供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
经常获取成功体验机会的幼儿,会自信、乐观和勤奋地参与各种活动,使他们具有各种积极的心理特征,这些积极的心理特征能促使其在今后的活动中再接再厉,获取更大的成功。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当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也会遭遇挫折,但是,人为地过多地让幼儿去获得挫败体验,会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损害其人格的完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幼儿心目中最为珍贵的东西,幼儿的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例如幼儿的乐感很好,就可以让他学一门乐器,使他在同龄幼儿中出类拔萃。这一技之长对幼儿成长的真正价值是能给予幼儿自信心,让幼儿对自己有满意的评价,成为其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堡垒”。教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幼儿,不要吝啬对他的表扬,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注意和接受的,这样幼儿才会有信心。赏识教育是点燃幼儿智慧火花的催化剂,是开启幼儿智慧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和家长要经常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对幼儿进行反复的强化和持之以恒的引导。通过家园合作,家长和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安全、温磬的心理环境和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接纳和尊重幼儿,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幼儿的自我意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