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幼儿园绘本教学脱离其“本”

作者: 周美云

摘 要: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本文基于课题研究,立足幼儿园绘本教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关注的幼儿绘本阅读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绘本教学;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05-002

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偏低及教育的功利性,忽视早期阅读培养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所存在的差异。因此笔者结合我园申报《利用绘本阅读,发展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通过绘本阅读的研究,期望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但是近两年的绘本教学的研究,在园内听了许多节绘本教学活动课,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在上课时,提问语言不够简练,啰嗦,不能快速引导幼儿插入画面信息,且教师手中无绘本,孩子手中也无绘本,教师只是用PPT展示,一页一页引导孩子们观看猜测,将绘本的早期阅读教学演变为看图讲述,全无绘本阅读的感觉,失去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的意义。

下面就以小班绘本《您好,邮递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让孩子去自主发现

1.发现封面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这就需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发现作者名,译者名,书名以及画面的猜想,引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

本节课老师在出示封面时只是简单的说:“看,邮递员叔叔穿着工作服,带着工作帽,骑着自行车出发啦,我们快跟他打招呼吧——‘您好,邮递员’!”并没有让孩子了解作者名,图名,译者名、书名和对画面主人公的猜想,其实,这本书的封面画是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大、中、小三个箱子,其中最小的箱子里装的是蛋,实际上也给了阅读者一个引线。

2.发现画面中隐性信息

绘本以精美的装帧,精湛的绘画给孩子一种直观的、美的吸引力。幼儿在自主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展开了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在与图画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并赋予图画故事以新的意义。如邮递员在给河马、猴子送包裹的途中,鸡妈妈、乌龟妈妈和蜥蜴在他后面跟着、追着,这些所隐含的信息是他们的孩子被邮递员送错了,他们很着急,所以跟着邮递员后面追着。

但是本节课,教师在课件出示画面时并没有引导幼儿捕捉这一信息,而是仅仅让幼儿观察画面的显性信息,致使这节课的结尾时,师提问:他们是谁的宝宝?那他们怎么会生活在企鹅家里呢?我们下一次再看吧!显得牵强,目标无法完成,留到下一节课去完成,其实这节课完全可以轻松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

二、让孩子去思考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则能引领幼儿有序的观察画面中的信息,切入主题,而一些无效的问题和冗长的谈话则会干扰孩子对画面的观察,从而回答偏题,浪费时间。

如我们来看邮递员给河马送包裹的画面中,教师的问题设计:

师:邮递员叔叔骑着自行车“丁零零,丁零零”,出发了。第一站到了哪里?包裹要送给谁?是一个什么样的包裹?(大大的,方方的),这么大的包裹,重不重?那我们一起来帮邮递员叔叔搬吧,哎哟哎哟,真累啊!终于搬到河马的家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播放录音)

如果问题这样设计:

师:“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叔叔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他先到了哪里?

幼儿:河马的家。

师:河马和邮递员叔叔见面了,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录音)

师:他们是怎么打招呼的?一起说一说。(重点练习:您好,邮递员)

师:这么大的包裹,里面会放什么呢?

幼儿1:信。

幼儿2:好吃的东西。

幼儿3:甜甜的水果。

师:箱子这么沉,它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呢?(PPT出示绘本P5-P6)

师: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河马宝宝!河马爸爸和妈妈看到宝宝心情怎么样?他们在说什么?(播放录音)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则显得简练,清晰有效的和每个画面相衔接,直接切入画面主题信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避免一些无效的问题,从而培养儿童观察图示和以图示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让孩子去自主阅读

《纲要》中指出:“把阅读纳入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绘本教学不仅是让幼儿获得与文本相关的自然知识、人文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绘本教学中,绘本是主要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以绘本为主。本节课教师和孩子手中都没有绘本,只通过PPT,引导幼儿一页页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并插入声音,使幼儿感受角色间的对话和真实情境的再现。对于小班孩子,合理利用多媒体能够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和意义。但是阅读是全身心的运动,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看、听、讲、读合一,不能简单采用多媒体一种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师一直到最后活动结束都没有向幼儿展示完整的故事内容,也没有让幼儿接触绘本,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阅读,从而失去了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真正精髓。

绘本教学,其“本”的培养必须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和获得阅读技能。一味地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没有和图书接触,何谈阅读技能?自主阅读习惯又如何实现?在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个绘本,获得与文本相关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经验,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去发现、思考、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这才是绘本阅读的教学根本,脱离这一“根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