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探究
作者: 姜昊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学的现状,以及两者融合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46-002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迎来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契机,无论是教育模式的转变,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强调高校教育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举措。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上存在互补性,两者的融合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为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在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有利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形成良好的互补,有一致的目标引导,强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交叉互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传统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两者的融合,缺乏统筹兼顾,流于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反而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缺乏重视,滞后的文化素质教育现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同步发展,形成教育内容、教育功能的良好互补。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教育观念存在误区,导致文化素质教育未能贯穿于教育活动之中,弱化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一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缺乏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充分体现,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与文化素质教育缺乏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化素质教育为重要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功能的优化与调整。但是,两者缺乏有机融合,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了其本质,而文化素质教育也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强化两者的融合,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及融合,缺乏良好的载体,导致两者的融合浮于表面,难以在契合教育发展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但在渗透中缺乏教育教学的系统研究,以至于在渗透中出现教学冲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是一个优化与调整的过程,强调正确的教育理念下,两者教育功能及内容的良性互补。那么,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强化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形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紧扣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契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完备素质教育的内外条件,注重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深化与发展,对于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迎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需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旨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转而以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优化与调整课程体系,创设多样化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调整,以便于两者教育功能及内容的良性互补。(1)两者教育内容及功能的融合,其立足点在于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调整,为有效融合的实现创造基础。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适应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开设的有效性;(2)深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途径,在抓好教学计划内显性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都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3)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当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形态,灌溉式教学、牵引式教学的开展,弱化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逐渐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生本”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实践能力,进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实践者,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高尚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的教育并引导学生。首先,教师要强化理论学习,尤其是对于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要及时的了解、学习,以便于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其次,要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强调教育以人为本;再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着力于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在学生良好品行培育的各个环节。
4.创设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的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高校可以通过科研、艺术及文化等活动,利用多样化的载体,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启迪,进而引导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培育。与此同时,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中沉淀的优秀文化,以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两者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契合教育教学的需求,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多样化,迎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笔者看来,两者的融合,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并逐步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实环境,并在教育功能及内容上进行优化与调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齐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2)
[2]王晓萍.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3]胡晓敏.“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12)
[4]王学青.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扬州大学学报,2009(01)
[5]郭丽丽.21世纪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出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