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作者: 肖凤 周玉婷摘 要:初任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决定着教师是否会在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而且还在教学效率、个人成就感以及职业热爱度等方面产生长久的影响。对初任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入职阶段的专业发展特点、需求与问题,并据此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协助与辅导,使其顺利度过这一艰难的职业生涯阶段,是目前在教师教育领域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并需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此次调查了解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的教学和工作情况,找出他们各自存在的弱项及难处,进行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并为其他初任教师提供研究所得的成果和建议。
关键词:本科学历; 小学; 初任教师; 入职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60-002
一、序言
初任教师是指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被学校聘用并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的中小学教师,包括长期聘用的正式教师和临时聘用的代课教师。根据许多学者提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初任教师通常是指任教年限为三年或四年的教师,本项目所研究的初任教师基本上依据了这一说法。此调查基于小学初任教师入职不适应的现实;为了师范生将来进入工作的有效适应,促进现任教师更好地处理入职初期所面对的困难,特别决定对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工具及调查的方法
前期准备:查阅关于初任教师的相关资料和书籍,阅读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导师的细心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并不断修缮,深入了解本科学历教师的特征,了解本科学历对师范专业生的教育侧重情况,并基本确定研究对象人选。
1.方法: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对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发放问卷;并辅以访谈法,针对一些入职适应中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访谈对话。
2.具体环节:(1)收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方案,根据其侧重点进行归纳整理;
(2)以客观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身了解,记录下所看到的事件,收集他们的个人教学感悟或直接以访谈的形式询问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整合对比;
(3)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公开发表研究成果1—2篇;
(4)在研究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策略并实验与实践,检验成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教育教学适应,第三部分人际及心理适应。根据第一部分所收集的信息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有76%为女性,24%为男性。工作时间都在三年以内,60%都在担任班主任,每周工作时间都是5天,工作日期间工作时间依据所教课程不同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共有19个大问题,下属几个子问题,主要调查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适应状况。第一个问题就是“您认为称职的小学语文初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有9个选项,每个选项的选择率都在70%以上,由此可见初任教师对自己应该具备的标准要求是比较高的也是相当明确的,我想这和他们所接受的本科阶段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这其中我们还调查了对象做得比较好的和不足之处,初任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是足够的,不过根据调查显示,在教学技术和方法上还有待加强。
接下来三题是针对课前准备所设置的,备课前的准备及具体步骤。所有选项的选择率也在78%以上,甚至于达到90%以上。而备课时所进行的步骤则侧重于教学计划的目标、为讲课制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将使用的材料、确定一种或几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和(或)教学步骤(即考虑材料、步骤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和课堂的时长)、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和体验,却非常一致的忽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估,只有极少数的初任教师关注这一点。
第二部分5、6、7、8题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关于能否按照备课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的问题,10%是可以并能够提前完成,85%是可以基本按时完成,5%是不可以且遗留少量内容,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适应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在课堂上,对于定向惩罚的问题只有15%的老师明确要求,而其他老师并没有。在课堂教学时,初任教师也会偏向于运用被动策略或技巧。
第三部分是人际及心理适应从总体上看,5%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29%比较喜欢,61%一般,5%不喜欢,没有非常不喜欢。这一个结果是比较令人担忧的,从事这项工作却对它没有足够的喜爱,那么对于工作的动力方面是比较缺失的,也会影响初任教师往后的发展,所以提高初任教师对本工作环境的认同也是极为关键的。94%偶尔和学校领导有交流,仅仅是偶尔,交流还是非常缺乏的,这一块也是初任教师应该提升加强的地方,从中能够学习到很多经验。100%初任教师与其他初任教师有交流,这一点是非常好的,除去本校的交流,每个学期学年对于初任教师的培训也是比较频繁的。初任教师的工作压力,70%是一般,30%是较重。工作压力大多来自于以下:学生升学压力、同行竞争、自我要求、教师考评压力、家长期望、舆论压力、工作量大等多方面,初任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对于老教师确实是要大得多,这与本身的能力水平经验是分不开的,一切适应还是需要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进行,不过这也就更加加剧了本身的压力。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状况,配合调查问卷,我们就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设定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访谈问题。
在访谈初始,我们对陈老师进行了基本信息的询问,了解到陈老师现在是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只教授一个班级,并且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综合了其他访谈资料,可以发现,初任教师在就职后一般都会担任班主任的职务,并且是只负责该班的教学任务。
在访谈问题中,我们提出了“在教学刚刚起步时,您会更倾向于在学生面前扮演亲近友好的朋友还是严格要求的‘权威人物’”及“您在讲课的时候,会经常被学生打断吗?如果有,您一般怎么处理?”这三个问题。而陈老师给出的答案分别是:“我会更倾向于在学生面前扮演亲近友好的朋友,在大学的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我始终觉得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他们应该更多地被给予关心和爱,并且我现在工作的是一所乡镇小学,设施等方面都比不上市里的学校,所以在这里就读的孩子更多的是外地来的务工人员的孩子,应该对他们更友好才对。”“不大出现,我的课堂纪律还是相当好的,即使有个别学生向我提出问题,与课堂相关的我一般会及时给出解答并予以鼓励,与课堂无关的也会请他课后与我讨论或者写在作业本上,这些我在大学的时候都有从其他优秀的案列中学习,而且在实习的时候也已经学会了处理办法。”
从陈老师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课堂管理和应对课堂突发状况方面,陈老师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这一点是很让人欣喜,并且也是初任教师必须自己琢磨和领悟的。
针对教学备课方面,在访谈中,我们提出了“您会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备课?”及“在平时的教学经验交流时,是否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收获?还是倾听比自己在职时间更长的前辈的建议?”从这两个问题陈老师给出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初任教师对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充满兴奋和憧憬,同时对能否胜任表现出一定的担心和紧张。对于教师职业,陈老师是有着憧憬的。但是,由于自己缺乏经验,在与其他平行班级相比时,会表现出对自己的怀疑和不自信。教育实践的缺乏,也间接导致了初任教师工作压力的产生。但是,从陈老师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陈老师的心态还是很积极的。从访谈中,也可以看出,初任教师在入职后也会获得来自学校和“前辈”的帮助。每周一次的经验交流,“前辈”们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帮助了初任教师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
四、建议
针对整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及分析,总结出初任教师两大不适应状况:一是教育教学适应、二是人际及心理适应。这两方面又可分为备课、教学、管理、人际等多个方面,基于以上我们分别给出如下建议。
(一)在备课前做好一切准备
1.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以及多元智力(主要是学生的年纪年龄情况)。2.确定你在讲课中所强调的目标(各课程不同课时所应注意完成之目标或教师个人提出的符合学习规律的要求目标)。3.在网上调查所讲课文的相关内容(视不同情况而定或可省略)。4.收集适合学生的材料和例子(提前建立与自己课程相适应的素材库)。5.确定讲课的持续时间。
(二)备课时
写出你的教学计划的目标、为讲课制定特定的短期目标、选择您将使用的材料、确定一种或几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和教学步骤(即考虑材料、步骤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和课堂的时长)、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和体验、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估以及运用各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三)明确课堂行为管理需要的要素
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2.具有如果这样做或不这样做会发生什么的意识;3.平静与一致性地对待学生;4.一如既往地保持礼貌和公正;5.注意适当的立规矩;6.注重肯定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也是渴望被关注和被尊重的个人。
(四)在课堂教学时
学会运用适合自己风格的策略或技巧,如在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等待学生安静下来、运用提示,包括语言提示和非语言提示、能把握处理问题的度、运用重复强调重点、运用幽默等。
(五)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进行多方面考虑
1.与教同一班级的教师协调作业的质量和数量;2.思考是否所有学生每天都需要完成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家庭作业;3.确保作业指导清晰,与课程相关;4.结合学生上课表现,考虑作业布置的数量;5.结合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虑布置作业的数量。
(六)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
不能简单地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近他,而应该具有教师的威严。
(七)在与家长交流时
要注意语言措辞,不能言辞过于激烈,导致谈话效果全无;在与领导交流时,要注意礼貌、恭敬,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作为初任教师,缺少的不仅仅是教学的经验,更为缺少的是通过与学生交流而获得的与学生相处的经验,所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学龄情况,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任教师入职后肯定会遇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是随着教育实践的开展,教育经验的积累,所有的不适应都会渐渐转变成滋润自己教师事业的养分。或许在过了几年以后,原本是初任教师的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专业化也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与教师成长的最高程度相比,在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教育技能熟练程度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可以说,教师的成长过程贯穿了整个教师职业生涯。每一位初任教师都应该以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职业。
最后要特别感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建平教授给予我们的指导以及帮助。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本科学历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及分析(201410304054Y)
参考文献:
[1][英]苏·考利.学生课堂行为管理(范玮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195
[2][英]苏·考利.初为人师:教师职业生涯第一年(宋旸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27
[3][英]劳拉-简·费希尔.初为大师:教你100招(史春柳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54~65
[4]顾勇革.新手教师的成长过程与特征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