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周爱民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修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外活动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巩固发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学生的技能发展和创新精神开拓了广阔天地。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外活动;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32-001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诸多特点,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学论依据
课外活动,教师要明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保障学生英语课外活动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在学生中培养一批“领头雁”,挑选班级里一些英语活动爱好者,以及成绩优秀者组成领导小组。每次活动前,由教师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程序。注意以强带弱,加强学生之间的“伙伴互动”关系,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了使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避免两极分化,教师按学生学习情况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中成绩优差兼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二、课外活动的年级特点及其对策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要使学生把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在活动中加以巩固和发展,因此在安排活动内容时,紧扣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
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活动内容以朗读正确语音为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的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等;达到见词就读,听音能写的目的,为掌握大量词打下基础。
初二年级,活动内容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主,活动形式多元化,活动小组可以表演课本剧,也可以背诵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或模仿朗读《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课文。在学期结束时,进行表演比赛,要求既生动,又语音纯正。
初三年级,为了配合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精选一些难度较大的智力题进行思维训练;结合中考复习,读说听写全面跟上,重点提高读写能力。在阅读方面,采用精读与泛读并举,以精导泛,以泛保精,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运用到课外活动中。
三、课外活动的心理特征及品质培养/丰富多彩性
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尽量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形式,让他们兴趣盎然,在乐中活动,在乐中学习。
1.开辟英语角,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活动时,学生三五成群,聚集在学校操场或在教室里,同学们海阔天空地用英语谈天气、家庭、爱好等话题。学生出错时,教师不去马上纠正,让他们大胆地说,结束时把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由学生集体纠正。有些内向的学生平时在班级很少发言,渐渐地大胆了,口语能力提高了。
2.定期出英语墙报,每两周出一期墙报。由主编分配任务,组员中有的负责选材料,有的负责美工,有的负责书写等。
3.进行情景表演,课文中有问路、打电话、看病等对话,可改编成课本剧,即通过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出来,由学生自己编写剧本、组织台词、分配角色等。在活动中,引进竞争意识,开展评比活动,给予表彰奖励,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
4.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如学了牛津英语9AUnit3“Teenage problem”,给学生演讲题目“How to deal with teenage problem?”学生们通过演讲既锻炼了口语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辩论,可以促进学用结合,真实表达思想。
如:(a)Playing computer games is harmful.
(b)Living in big cities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living in countries.
为了增强趣味性,开展唱英语歌比赛。通过唱英语歌曲,如Edelweiss, Yesterday Once More 等,提高了学习兴趣。经常进行设计一些绕口令、猜谜、传话接龙等游戏。如绕口令:A big fat rat drags a big red apple out of a big black bag.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准确地说出。对于运动项目,学生很难记忆,可设计传话接龙,例如:S1: My favorite is long-jump. Whose favorite is 400-meter relay? S2: My favorite is 400-meter race. Whose favorite is high-jump。S3: …… 这些游戏训练了学生记忆力、灵活性。
四、课外活动的反馈与再认识
1.课外活动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指导与被指导的双边活动中得到了共同提高。在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听说读写的锻炼机会。教师精心创设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运用课堂所学语言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2.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特长,有的擅长写作,负责当黑板报的主编,有的口语好,负责组织演讲比赛等。通过锻炼,有些学生成长为英语学习骨干。他们中有的大胆地与外国小孩交朋友,有的主动地为外宾当向导、作简单的翻译,显示了初步的交际能力。
3.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课外活动使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了。组织、主持活动的英语骨干不仅在活动中提高了英语能力,也锻炼了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4.课外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运用语言、发展特长的能力,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以及口语大赛中,我所任教的学生多人次获奖,中考英语成绩也在同年级班级中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