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程中评价 在评价中提升

作者: 俞晓燕

摘 要:区域活动的评价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有效的评价,能够真正反映活动的实际水平,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活动的质量,从而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欲望。本文探讨了在评价过程中,和幼儿分享区域活动中的快乐与经验,讨论区域活动中的问题与疑惑等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区域评价; 互动性;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98-002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每天在园向往的开心时刻,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一下游戏的体会,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评价真正地成为教师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评价过程中师幼主体性的体现

区域活动的评价教师是主体,幼儿也是评价主体。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评价中,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幼儿间、师生间的互动。

1.善于发现,发挥教师主体性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它的功能不在于评判,而在于激励、诊断、导向、提升经验、促进幼儿同伴交流与学习等。

案例回放:阅读区的孩子们介绍着自己绘画的《梦想的工作》,有的说想当医生,有的说做工程师。这时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幼儿说出想当这份职业的原因,于是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分享了不同工作分别做的事,激起再次探索活动的欲望,逐步使阅读区游戏情节完善丰富起来。

分析反思:在讲评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讲评信息。

2.善于观察,发挥幼儿主体性

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教师尽可能做到注重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作出的努力,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重点关注如何获取知识。

案例回放:美工区“创意服饰”结束后,教师表扬了阳阳的创意,“你怎么会用各种废旧材料来装饰呢?”阳阳回答道:“我妈妈是裁缝,家里有很多做衣服的书,我看了漂亮的衣服图片,就设计了这件衣服。”“刚刚我还看到其他小朋友装饰的衣服,有的地方画错了,损坏了,谁来想想办法补救一下呢?”孩子们各抒己见,诗诗说:“我们可以在画错的地方,做一朵漂亮的花贴上去。”轩轩说:“画错的地方,我可以在旁边画点别的花纹,让它变得更漂亮。”

分析反思:案例中我们看出,孩子的观察非常仔细,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通过办法分享,教师的逐步引导,为孩子在下次游戏中碰到同类问题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有利于下次游戏的推进,更好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过程中方式多样性的体现

评价方式有很多,但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指明游戏发展的方向。

1.激发幼儿自主的评价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尝试协作创新,发挥区域活动的魅力。

案例回放:评价活动中,教师组织大家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遇到什么困难?”“你准备在下次活动中新添什么游戏活动呢?”参加数学区“趣味插花”的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婷婷说:“今天我在游戏中,发现好几个数字都能加起来等于9。”甜甜说:“刚才我算错了,旁边的阳阳帮助了我,我非常感谢他。”“老师,能不能在趣味插花游戏中也提供纸和笔,把算式题记录下来呢?”

分析反思:这些话题的设置,满足了幼儿交流和表达的愿望。遇到困难,鼓励幼儿群策群力,共同探讨,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的方法,为下次活动出谋划策,激发幼儿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抓住亮点全面的评价

善于抓住闪光点及创新点进行重点讲评,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加以鼓励,指出幼儿在创新方面应努力的方向。

案例回放:教师尝试从多角度评价:角度一,从区域活动规则上进行评价:今天谁玩区域活动时声音小?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角度二,可将幼儿的区域活动评选最佳区域:操作最认真区、成果最显著区、材料投放最整齐区等。

分析反思:通过评价,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总之,我们在组织交流讨论时,注意减少功利性,注重游戏过程。

三、评价过程中内容丰富性的体现

每一次区域游戏的重点都会有所不同,每个幼儿都有它独特的表现和个性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经验、信息,展示幼儿活动中不同的表现、作品进行集体共享,从而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1.典型事例发散迁移

针对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等典型事例,充分运用集体的教育资源,引发集体发散性地进行讨论,并能够将讨论的方法迁移到其他活动中。

案例回放:惜惜参与科学区“转动小章鱼”活动中,尝试让小章鱼转动时间长,但反复操作后,小章鱼还是只转了一会儿就停下来。这样的问题值得全班探索。在集体评价时,请来惜惜介绍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引发集体讨论。最后并提出要求,下次参与科学区的孩子,尝试将今天大家的探索发现在实践中验证一下,看看哪个方法更好。

分析思考:遇到的具体困难,发散到全体幼儿中解决,不仅能帮助幼儿解决具体问题,探索出的方法更能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对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作品视频呈现分享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我们尝试把作品或是拍摄孩子活动的某个片段记录下来。通过大屏幕再现幼儿的游戏情景,将别人作品的优势或者成功之处借鉴过来,变成集体共享资源。

案例回放:美工区想象画“象形文字变变变”,甜甜拿着完成一半的画,让我猜是什么。我猜了几次都不对,最后她告诉我,把“山”变成了一个热气球。

“你的想法真特别!还有些地方没有完成,赶快啊!”她发现我对她的想法给予肯定,赞扬,脸上呈现出灿烂的笑容。游戏结束时,她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创意想法。

分析反思:这一有价值的典型作品,让班级内掀起文字大变化的热潮,幼儿还尝试用不同的图案,形状,进行借形想象创造,引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我们从讲评的主体,方法、内容、观念上进行转变,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总结。持续过程性的评价,发展性的评价,将视角转为关注每一个孩子是怎样发展的,从而真正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