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微课制作的现状及建议

作者: 凌国理

浅谈高职院校微课制作的现状及建议0

摘 要:本文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的情况为例,论述了目前高职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制作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微课比赛; 微课制作;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40-001

近年随着佛山市胡铁生引入微课这个概念,有关微课,微课程这些新事物开始兴起并且发展迅猛。2013年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教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这意味着高校进入微课研究和实践的阶段。

一、高职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理解

1.认识微课的方式。由于微课是个新事物,老师们对微课不够了解,能够获得的关于微课的资料很少,只参加过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因此大部分老师还没有投入到研究微课的建设,更加不用谈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了。

2.微课的概念。高职教师们认为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一段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到医学系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

3.对于微课的组成,认为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微课包含与该视频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内容[2]。高职院校的微课一般时长为10-20分钟比较合适,这个时长也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4.对于微课的类型,教师们认为微课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无论是哪种微课类型,老师们都应该根据微课视频的特点,制作适合教学内容的微课。以下是常见的微课分类,如表1。

二、高职院校微课制作的现状

1.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我国正在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共有5个教师的5个参赛作品,其中1个作品进入复赛。大部分教师没有制作微课的经验,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和理解去制作微课。在录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地方往往需要录制好几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

这些微课作品在全国微课网上的专家评价主要有:(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效果好;(2)镜头单一,缺少变化;微课资源不多,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够丰富;(3)视频画面不清晰,声音有噪音;(4)微课不完整,缺乏片头片尾和字幕提示等。

2.微课制作现有的硬软件和制作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设专门录播微课视频的环境,老师们制作微课能利用的设备有:一个具有录播功能的实训室S414,录播系统功能单一,噪音和视频清晰度达不到要求,几台低档的DV和三脚架,还有台式电脑。软硬件设备限制了微课的制作方式,因此必须建设专业的微课制作环境。

这次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师们常用的微课制作方式是其中2个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如拍摄、录屏软件、结合课堂内外剪辑而成),另外2个老师是在实训楼实训室S414录制教学过程,利用DV设备拍摄,让教师和屏幕同时出现在视频中。还有1个老师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PT讲授内容[3]。

3.微课作品的后期制作

高职教师对于微课制作的前期准备还是比较熟练的,教学设计选题合理,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突出重点,但是后期制作则非常复杂。只懂得利用绘声绘影进行剪切,格式转换,导出视频等这些简单的操作,不会加工和添加其他素材效果。由于后期制作水平不高,导致视频模糊,声音不清晰,视频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总结与建议

1.加强微课制作培训,深入了解研究微课

高职院校教师对微课认识不多,参与度低。很多人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上,甚至还搞不清楚微课是什么样的[4]。因此学校有必要多开展微课方面的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了解微课,例如请该领域的专家开展微课讲座,分享学习别人的微课作品,积极参与微课制作比赛等,只有深入了解微课的概念内涵,熟悉制作过程,才能恰当地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提高微课制作的水平。

2.加强微课制作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制作优秀的微课作品,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学校的专业课程众多,每个教师都需要制作微课,仅靠原来几台设备是不够的,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专业的微课制作录播室和录播系统,购置若干高质量的摄像和拍照设备,为微课制作提供基础保障。

3.加强后期团队建设,提高后期制作水平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后期视频编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后期视频编辑是一个繁杂过程,从添加片头片尾,字幕素材,到视频剪切合并,还有转换格式和导出视频,都需要大量操作,对于没有后期制作经验的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校应组建培养一个后期制作团队,学习后期制作技术,为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技术服务。

4.引入有效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不断反思和创新[5]

目前高职院校对微课建设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应组建各专业的评价小组,对微课提出基本的制作要求和标准,对制作出来的微课作品进行评价审核,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需要重新修改,而优秀的微课作品,则在教学平台上分享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民.高校微课作品制作技巧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3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詹春青,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基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教育信息技术,2014,5

[4]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9

[5]胡铁生,周晓青.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