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作者: 刘织财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的多元化,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日渐下降,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只有处理好了特殊学生群体,才能引导他们向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特殊学生群体; 教育; 管理; 恋爱观; 助学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138-00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来说,管理的难度会更大,本文就通过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谈一谈高职院校中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大学生小丽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就在没有履行任何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没有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夜不归宿且失去联系,经过辅导员老师与同学、家长的通力合作,终于找到了小丽,也弄清楚了小丽不在学校的原因是跟高中的男同学出去在宾馆租房同居,按照小丽的叙述,他跟同学出去同居的原因仅仅是人家对她很好。同时辅导员也了解到小丽和同学因为性知识的匮乏,连最基本的保护措施都没有采取,后来,在辅导员与校医的指导下,小丽进行了紧急避孕措施,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后来,由于小丽一入校就因之前的严重违纪而受到处分,按学校规定,受到处分的学生没有资格得到助学金的资助,辅导员经过同情与原则的思想斗争以后,决定按照学校规定,取消小丽的受助资格,但是帮助小丽找了一份在校内勤工助学的工作来补贴自己的生活。小丽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冲动,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家长和老师的开导下,小丽暂时放下了她青涩的爱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性格也变得阳光起来,并且表示要好好学习和锻炼自己,将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妈妈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小丽也一直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态度,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这里有必要介绍的是小丽的家庭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亲在小丽8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带着小丽和年幼且患病的弟弟艰难度日,弟弟每月需要一千多的医药费才能勉强维持生命,而小丽的妈妈为了照顾姐弟俩也没有再嫁,家庭日常的生活都靠亲戚接济,直到小丽上大学前一年,因为巨大的经济压力,小丽的母亲不得不丢下两个孩子去外地打工赚钱,照顾弟弟的重任也就交给了正在上高三的小丽。一年后小丽考上了大学,报到的时候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这个案例暴露了很多关于大学生的问题,也引发了我的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谈恋爱本身是正常的,但是目前因为恋爱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轻生的、他杀的、患精神病的,还有因为怀孕导致失学的、因为流产导致不孕甚至死亡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很多跟大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观是分不开的。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学里面一定要谈恋爱,就像是实习一样
好多大学生在这种观念的促使之下,再加上刚刚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倍感轻松,一入校就匆匆忙忙牵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庭的小心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挫折,抗打击力弱,一旦分手就会想不开,出现轻生、伤害别人等事件现象发生,给自己、对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
2.谈恋爱的过程中同居是正常现象
我们走访一下就会发现,学校周边的旅社、宾馆入住率非常高,还有一些民房出租也是异常火爆,顾客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谈恋爱就应该同居。
针对大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观,新生入学之初就应该邀请经验丰富的婚恋方面的老师给大学生开展讲座等形式的教育,做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指导和安全教育。
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在贫困生认定与助学金发放过程中怎样在情感与原则方面抉择
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关心和照顾,大学里各种奖助学金名额越来越多,资助的金额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学生想要争取奖助学金来补贴自己的生活,其中也不乏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和一些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学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个别学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如送礼,拉拢关系等方法,使老师或班级在决策的时候向自己倾斜,从而达到得到资助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并且监督班级评议小组,在评议的时候严格遵守原则,不能因为种种不健康的因素,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奖助学金的评选上,作为直接接触和管理学生的辅导员来说,一定要起好引导的作用,而且必要的时候要为班委或者班级评议小组作出的决定把关,不能把权力完全下放到班级里面去,以免因为分配不公而引起学生不满的情况发生。
三、怎样关心与帮助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单身家庭子女等等,这些特殊的群体既是需要关心帮助的重点群体,也有可能是班级甚至学校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更加要特别关注这些群体。
对于90后的孩子们来说,很多贫困学生因为自尊心使然,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贫困,也不愿意接受资助,从而导致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对于这个群体,就要靠我们的眼睛和我们的“眼线”去发现了。老师一定要通过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消除自卑,正确认识自己的状况,接受有效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本案例中的小丽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早年丧父,母亲又不在身边,自己本身又要照顾患病的弟弟,很少得到关心的她跟别人同居的理由仅仅是人家对她很好。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侧面关爱这个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出现类似情况的几率就会减小一些。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学生工作一线的老师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