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智慧在细节中收获希望
作者: 徐惠芬摘要: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艺术,只要我们带着爱和智慧,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只要我们带着爱,带着智慧,我们就能在细节中收获希望。有爱和智慧的细节会为我们插上天使的翅膀,创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
关键词:爱;智慧;魔鬼;天使;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60-001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灰”的男孩,他经常有杀人的冲动,而排号第一的就是他的班主任。为什么会对老师如此仇恨呢?班主任对这个痛苦的学生都做了什么事?其实老师没有正面对他动过一个手指头,甚至没有骂过他,但是老师总是歧视他、忽略他,比如老师从来不提问他,课堂里若闻到臭屁,他总条件反射地第一时间抬头看“灰”,在冬天感冒流行期间,老师要站在门口给每个学生测体温,可是轮到“灰”时,班主任就“非常干脆地”让他直接进教室,在他看来,这是老师对自己的不重视。细节如针,伤人最真最深,对一个人最致命的打击往往是“无心”的细节,所以有句话说:魔鬼在细节里。
一、爱心中的细节,天使般美丽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给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应该比父爱更广博,更高尚。记得刚接班时,我班有个叫尤秋芳的学生,升入六年级时语文只有二十几分,老师见了就头疼。我没有给他“判刑”,而是细心的观察他,平等地对待他。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智力没有问题,只是由于受父母的宠爱,(他的哥哥在近二十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而夭折,父母在丧子之痛后才生了他)导致在学习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任性。于是我故意把东西落在办公室,让他帮我去取。等他帮我取回东西时,我报之以微笑,并亲切地跟他说:“谢谢你,帮了老师—个忙。”久而久之,他跟我走得比较近。我就乘机找他谈心,让他了解父母的心意,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的防备之心慢慢向我敞开。在做作业时,我也给了他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一年中,他的所有作业本和考试卷上竟然看不见—个红“×”号。其实,并不是他的作业没有错误,而是我对这位学生的作业随堂批改,遇到错误,就把他叫到跟前,但是不直接告诉他答案,只是让他思考,直到他把题目做正确为止,然后才在作业本上打一个大大的“√”号。在与他相处的所有日子里,不仅是在学习上,就是在日常表现上,只要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就表扬他、鼓励他,慢慢地他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如今他已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正如陶行知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二、简单中的细节,天使般柔韧
老师的工作是繁琐、细小的,有些小到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会变得不简单。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孩子是直观的,善模仿的,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我每天早晨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窗通风。带给学生一个清新的环境。我一边开窗还一边念着:“早上开开窗,一天精神好,晚上开开窗,觉儿睡得香。”学生看了听了,也会帮着做。久而久之,学生一进教室就会自觉地开窗,并且知道开窗对自己的意义。看似开窗这样一件小事,却让学生收获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怎能不令人高兴呢?看见教室里的纸屑,我弯腰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孩子看了都会情不自禁弯腰搜索地面,看见垃圾纷纷捡起。此时我不忘表扬学生,并且还会随口说出我的愿望:要是一整天地上都见不到一点纸屑,那该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学生受到老师的暗示、引导,渐渐地教室里再也见不到纸屑了。上室外课要离开教室时,我不忘随手关灯,嘴中念念有词:“随手关灯,节约能源!”只要看见孩子在帮助别人,我都会为他翘起大拇指,说上一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者“真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学生是善良的,也有趋师的倾向,只要能受到赞美,孩子是乐意做的,他会自觉不自觉的关注自己细小的行为,教室会变得比以前更整洁,班级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之间的友爱、团结、互助都会令人欣慰。诸如此类的引导,需要老师的智慧,更需要老师有天使般的耐性、柔韧。只要你智慧、只要你坚持,孩子会给你很多惊喜,你会收获到一个个成功的喜悦。
三、批评中的细节,天使般智慧
现在的孩子个个是宝,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支持鼓励、表扬教育学生的呼声很高。家长更是对孩子呵护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可孩子免不了犯错,犯错了你当然要想办法帮着纠正,这就需要老师要有天使般的智慧,既让学生改正错误,又要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治疗学生的毛病。
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当你要了解事情经过时,孩子在表述时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他怎么样怎么样。很少是用主语“我”开头陈述的。这有什么问题吗?其实孩子是在无意识推卸自己的责任。于是我每次谈话,总要求孩子先说“我”怎么样,再说别人怎么样。别看是一个人称的改变,其实潜意识中就是一种换位思考,等陈述完毕,孩子会或多或少发现存在在自己身上的问题,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孩子的心灵,而不是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只有这样,教育的力量才会变得强大。
有时孩子犯错了,要用什么方法惩罚学生呢?现在很多教师谈罚色变,其实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有像陶行知那样给“四颗糖的”……只要我们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爱的惩罚,又有何妨?
总之,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爱能使教育走向成功!班主任工作没有太多的理论和技巧,最重要的就是有心与用心。所有的细节教育最大的源动力就是“爱心”。
记住那句谚语:魔鬼在于细节,同样,上帝也在细节处守候着我们!只要我们带着爱,带着智慧,就能在细节中收获希望。细节会为我们插上天使的翅膀,创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