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

作者: 贺明彬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必需选修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的操作性非常的强,主要就是用来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工具获取和评价信息、组织和运用信息、分析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28-001

0.引言

作为一名现代的中职学生来讲,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才行。而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深入的研究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同步,摒弃之前不好的教学方式,创造新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来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无论如何也躲不掉的一门学科,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大纲中就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要增强学生的计算运用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处理生活以及工作的能力,从而以此来提升中职学校学生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如今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方面的教学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兴趣偏低

大家都知道,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类学生相对来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能力差,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自己自抛自弃,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计算机的相关课程中学生们不愿意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觉得太过于枯燥,利用上机的时间在计算机上面玩游戏,聊天等等,以至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被拉低。

1.2 计算机课本重理论轻实践

中职学校在教学方式上很多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微机房上课的时间有限,大多时候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可是理论知识又太过于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来学习。加上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内容编配不合理的原因,很多的中职学生还只是知道怎样用计算机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等。不要说编程,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操作就完全不会了。

1.3 计算机教材的知识点多而不精

翻开《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课本就会发现,里面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了,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多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而不好的一面就是知识点太多,而课本篇幅有限,就没办法使得知识点更加全面,导致出现了学而不精的情况发生。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基本上是固定的,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只需要使用到一两样就可以了,不需要应用到过多的知识点。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2.1 合理的划分教学模块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划分教学模块,只有将教学模块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才可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定下一个基调。(1)系统操作模块。系统操作模块主要讲的就是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利用这部分的知识来指导学生正确的应用计算机的每一个构件。比如计算机的键盘与鼠标等等,与此同时,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要非常熟练的掌握文字的输入法等。(2)处理文字模块。文字处理模块的作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们掌握文档的能力,对于学生们的文档排版进行练习,还有表格的设计、图文混排练习等,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处理文档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独自完成各类文档的处理工作。(3)处理数据模块。处理数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能够进行录入数据的练习,引导中职学校的学生们掌握处理数据的方式,以及打印工作表等。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将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简单的处理一些日常的数据和图表。(4)文稿演示模块。文稿演示模块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中职学校的学生们能够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操作能力,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到了工作岗位,参加会议时可以自己制作PPT并会播放PPT等文稿演示的能力。(5)网络模块。网络模块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能够掌握应用和浏览网页,并查找相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电子邮件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2.2 实施个性化综合考核

所有课程的学习最终都要通过考核来评估教学的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然也要进行考核。考核中教师要根据每一个教学模块的不同要求,来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而教师在制定考核的内容时,要充分的与教材的内容想结合、与现代的计算机趋势这样的大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考核内容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找出学生们之间的不同点与偏好,然后在教学中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如此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从而更好的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于那些在学校学习时表现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下的学生,教师在制作考核题目时,应该多设立几道关于应用的题目,以此来检验该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针对那些学习非常的积极,成绩也很好的学生,在制定考核内容时,教师应该多设立几道开放性的题目来扩散学生的思维。

3.结束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中职学校的学生们今后要用到计算机的地方非常多,这也将会成为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计算机的操作使用不过关,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要充分的调整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模块教学措施,因为模块教学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简单与直观,便于学生们去理解。所以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模块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事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