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型案例研究

作者: 汪梅

摘要:新课改重点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型;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18-001

对于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我校英语教研组共同研究,开创了为时两年的《校本化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下面笔者就其中的一项,结合一堂公开课,来对阅读课教学的低难度设计进行阐述。

一、阅读课导入处理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做好阅读准备,引起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常用的导入方法有:1.背景介绍式。适合于涉及外国文化,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本。可采用图片展示,播放视频、文字、声音等。例如模块一Unit 3,Wedding这一课,通过视频展示异国的婚俗。2.谈论式。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话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地震、火灾、吸烟、飓风等。上课前组织学生谈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体验,以便在阅读中建构起联系。3.复习式。上阅读课前,可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新课。4.问题式。通过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引入新课的很好的办法。

二、阅读课教学处理

一般阅读程序分为略读、查读、深层理解三个环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1.略读环节。把生词多,篇幅长的课文改写成具有各类文章体裁特点,保留文章线索,不超过200字,而又不含任何生词的小短文,并设计相关语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供人人都能参与的训练平台,尽量不使一个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起跑线上掉队。如笔者在阅读课Green orchids的设计过程中,准备一篇不影响文本大意,且少于200个单词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学生在3-5分钟之内找出文章及每个段落的主旨大意或信息配对。

2.查读过程。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文本细节的理解。具体的查读过程可以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法:(1)判断正误(True or false)。难度相对较小,一般是细节性问题,适合各种体裁的文章。(2)表格(Forms。根据具体信息设计表格,特别适用于含有数据的文章,或者是进行信息比较。(3)排列顺序(Order)。较适合于叙事性文章,用来检测学生把握时空的能力。(4)填空(Filling in Blanks)。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句子或段落。(5)回答问题(Questions)。最常用的方式,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问题难度要注意由浅至深,侧重师生互动。(6)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s)。考试常用的题型,有时在上课中使用,难度可大可小。

3.深层理解。了解文章语篇结构,挖掘文章深层含义,推断作者的情感和倾向。同时,还要掌握语言结构,也就是语言知识学习(Language study)。语言知识学习是阅读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阅读课中,不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学习语言知识,充实语言知识积累,为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提供基础。常见的方法有:讲解法、情境法、释义法和配对法。

三、阅读后环节处理

做好阅读后的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刚学的知识。具体有以下做法:

1.复述(Retell)。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常用方法。为了扩大练习面,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两人小组(Pair work)练习,再选择个别学生在班上复述;为了降低难度,可以把关键词或主要信息写在黑板上。

2.对话(dialogue)。学生以两人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设问,一问一答,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口语。

3.采访(Interview)。这种方法把课文内容以另一种形式再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造性。

4.角色扮演(Rale play)。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指导,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口语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5.主题辩论(Discussion)。教师从阅读课文中找出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这个活动尤其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其语言反映速度,特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如笔者在阅读课Green orchid的阅读后环节采用了关键词复述课文,及角色扮演这两项活动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及话题思考。由对两个观点“money”和“environment”选择展开,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扮演生活中“businessman”,“doctor”,“worker”,“farmer”,让学生就话题各抒己见。最后回到对环境保护,循环利用等主题上来,也可让学生对文章主人公Henry Seleem的命运进行逆转选择,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改变他最终死掉的命运。

四、作业的布置-反馈教学处理

教师可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关的能力。具体可采用:1、改写课文(Rewrite),训练书面表达能力。2、发挥想象,续写故事。3、拓展性阅读。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让学生课后自己寻找相关话题的文章进行扩展阅读。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题材、体裁和教学目标来设计适合学生的任务,做到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本文强调教学方式的改变,创造性的通过降低教学难度的方法,从阅读课导入处理、阅读课教学处理、阅读后环节处理和反馈教学处理四个方面加以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