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魔棒”点开学生的“话匣子”

作者: 张燕芳

摘要:许多教育者研究证明,孩子的语言充满纯真和稚气,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找不到半点虚假,也没有一丝的怯意。在语言交流中,他们是人类最勇敢的群体,只要他们想说,就没有不敢说的话。由此看来,在对低年级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主要考虑的不是学生“不敢说”,而是要想如何使学生有“想说”的欲望。在日常口语交际课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也充分体会到了低年级学生这一特点,只要学生产生了想说的欲望,他们的语言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溪流源源不断。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想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65-001

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时,怎样使学生最容易产生想说的欲望呢?是否有一根神奇的魔棒能点开学生封锁的话匣子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

魔棒一:情境

1.捕捉孩子的生活,精选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为口语交际课所创设的情景,就可以根据儿童这一思维特点选择他们的生活情景。

比如小明友好动、好玩,按现有的生活经济条件,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一些玩具,那些玩具往往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上一年级“自我介绍”这一课时,课堂导入我就请出了大家的好伙伴——海宝,看到神气的海宝,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过来了,一声声热情的招呼声应声而出:海宝,你好!海宝,欢迎你!海宝,我太喜欢你了,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海宝海宝,你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你真棒!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时候,我说:“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来当一回海宝?来介绍一下海宝?”孩子们一听都很激动地举起了小手,后来的许多语言便水到渠成了: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海宝。你们一定都认识我吧!我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今年四岁了。我的身体像一个“人”字,身子是充满活力的海蓝色,所以人们都叫我海宝。介绍海宝如此顺利,再来介绍自己就更不在话下了,孩子们神气活现的介绍自己时也颇有海宝的风格和活力。

2.用心琢磨孩子的好奇心,“包装”情境

孩子的好奇心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认真琢磨孩子的好奇特点,引用到口语交际训练课上,也能有效地激活儿童说话的欲望和表现的欲望。

所谓“包装”情景,就是为了使口语交际训练有效进行,在创设某个情景时,特别是把那些虚设的情境带进课堂时,老师有所选择地拿来(或制作)一些“道具”增添场面氛围,使孩子的兴趣保持一定的持续性,牢记自己在交流或者交际中的角色地位,通过那些“道具”发生作用,把交际的场面包装成形象化,使课堂有真实感。

例如在进行《介绍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制作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投入角色进行自我介绍,其效果特别好。又如在进行《学会接待》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在讲台分别摆上一个保温瓶、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营造出一点“家”的场面。孩子们在“接待客人”的交际中,就会显得淋漓尽致。

魔棒二:体验

1.丰富的活动助“体验”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语文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的活动。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附近找春天,然后我又带领学生到公园去找。学生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用心去观察,从而找到了春天。奇异的自然现象,沸腾的社会生活,壮美的自然景色,映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细雨蒙蒙,嫩芽吐绿,鱼游鸟飞,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为口语交际课创造了条件。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抓住学生想说的动机,予以及时的鼓励,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欲罢而不能。

2.细致的观察促“体验”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孩子会有很多的发现。儿童天生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他们不仅仅关注整体,往往比成人更关注细节。因此,在教低年级学生说话时,利用直观的实物展示,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表达欲望。

在教学《爱吃的水果》一课,我让学生带来了自己爱吃的水果:苹果、香蕉、芒果、西瓜等等。教学时我让他们把水果藏进抽屉里,然后用几句话说说自己带的水果,只要不直接说出水果的名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关键是要让别人猜出自己带了什么水果。看似—个猜谜游戏的情节设计,立刻让学生兴趣倍增。有个学生说他带的水果是圆圆的,有人立刻说是苹果,话音未落就有人反对说西瓜也是圆的,于是我就提醒可以比比水果的大小,那学生立刻会意过来,又补充说,跟皮球差不多大。这回猜西瓜总对了吧!出题的学生直摇头,我悄悄走过去,看了一眼那水果,提醒他可以再说说水果表皮的颜色或者水果的滋味,于是学生继续说到,水果的皮很厚,颜色是黄黄的,果肉酸酸甜甜的。有机灵的学生猜到是柚子。在这样的导入之后,学生自己就明白了介绍水果要说清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这些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嘴尝来实践。就这样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情境”与“体验”两支魔棒双管齐下,课堂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你来我往,你抛砖我引玉,在双向的互动交流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敢说会说,“话匣子”被彻底打开,且欲罢不能。通过师生、生生面对面的口语交流,丰富了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方法,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