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陶艺课程

作者: 李慧

摘要:陶艺教育作为一门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课程,但由于场地、材料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在大多数地区,往往只停留在书面教学的阶段,但追根溯源之后,陶艺作为一种文化艺术门类,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培养、提高有着积极的潜在功能。本文从陶艺教育发展的历史、陶艺教育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和我在陶艺教育中做的一些实践进行浅显的探讨,展现这门艺术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应当发挥的魅力。

关键词:陶艺教育;作用;实践;前景

中图分类号:G633. 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21-001

很多人都有着玩泥巴的童年记忆,泥巴在和上水之后被揉捏成千变万化的形状,每一次变化都展现着孩子们的创造性,如果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能够将传统的“玩泥巴”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深入浅出的陶艺教育,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乐趣和兴趣结合起来,配合陶艺教育本身具有的独特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陶艺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陶艺教育大致可分为专业性陶艺教育和普及性陶艺教育。专业性的陶艺教育多集中在全国各艺术院校和国内主要陶瓷产区,普及性陶艺教育主要分布在大中小学教育机构以及各个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面的社会人群当中。但从设计理念到公共艺术的介入以及陶艺教育普及率等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正式把陶艺作为教学内容列入其中。但是除少数专业院校四年本科教育有陶艺课程设置外,中学陶艺课程设置一直都是凤毛麟角,另外,劳技课程也将陶艺内容作为初一课程的一个单元的教学部分。这样,就出现了陶艺教学在不同学科的“碰撞”现象。学科属性模糊不清,教材编写形式单一,也成为制约陶艺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长期影响世界陶瓷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也是从陶瓷开始的,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陶艺教育却发展缓慢,如果再不引起重视,若干年以后,学生们在面对博物馆的文物时,只能留下一个“破旧”的概念。

二、陶艺教育的作用

1.提升审美,陶冶情操

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在于通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大多数人身上,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开展陶艺教育,通过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是在欣赏陶瓷作品中,发展学生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通过介绍一个个作品的含义、造型,学生能够明白“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而陶艺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对中学生来讲是特别适合的,如从陶盘上的鱼形图案,体会到什么是装饰美;从红黑分明的色差,体会色彩搭配的巧妙,得到一种特定的感受等等。三是陶艺具有的极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具有魔术般的变化,这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一种“玩泥巴”的感觉,可以参照图案进行模仿,也可以天马行空进行创造。这些都能够使学生对陶艺教育产生一种强烈的期待感,在这个过程里,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

2.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陶艺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指导学生欣赏陶艺时,可以介绍我国陶艺史和当时的一些历史故事,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实例对学生来说正是一堂简洁易懂的历史课;如当学生做好陶泥作品后,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陶艺教学不仅只是掌握陶艺技能,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动手、想象、观察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制作过程中,怎样去发现美的形、色、物,并能分析其中的问题,这就需要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制作细节时,需要运用各种工具,如何巧妙运用小刀、尺子、梳子、钉子等生活用品,这就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能在陶艺教育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3.锻炼思维,创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时期对于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学生捏泥巴时,手脑并用,促进了左右脑的细胞活动,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陶艺课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通过亲手制作陶艺作品来培养思维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陶艺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空间,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理想”通过艺术实践转变为现实。

4.培养信心,塑造耐心

任何一门课的教育,教师的鼓励,是孩子获得成功经验的最佳方法,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陶艺活动在学生的眼中有着自己独立的世界,这时的教学没有上课的拘束,作品完成时通过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展现出满足和欣喜,从而建立自信,对于一些内向、自卑、不愿表现自己的学生,这一过程尤其重要,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种好方式。泥塑的可塑性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对于成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而对泥塑来说,每件作品都是程度不等的成功,都有存在的价值。可见,强调过程和娱乐性的陶艺活动对于恢复学生的自信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陶艺又是一门需要耐心、需要细心、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课程。通过讲解和鼓励,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求他们坚持到底,让学生克服急躁的心理去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耐心的塑造过程里,逐步形成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化为良好的品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