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创设品德课堂有效情境
作者: 费勤芳摘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德渗透在儿童生活的各方面,可以说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要使品德课堂真实有效,教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
关键词:品德课堂;有效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3315(2015)10-091-001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情境教学往往是通过选用生活中的典型,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要使品德课堂真实有效,教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有效教学。
一、情境再现生活,引起情感共鸣
生活才是德育的真正源头活水,新课程主张回归生活,联系社会,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机会。要想拉近品德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通过创设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情境,把真正的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境再现品德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从而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之强,引发学生的体验。
在《做事不拖拉》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执教老师在导人环节设计了一个来自生活的情境: “今天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伙伴——圆圆,我们看,她在做什么呢?”视频中展示了圆圆起床拖拉、吃饭拖拉、写作业拖拉等拖拉“小毛病”,接着请学生说说“圆圆做得好不好?”通过老师播放的圆圆的视频,学生看得认真,较直观地感受到了做事拖拉的害处。通过情境的有效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很快认识到了做事拖拉的害处。在品德课堂中,用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往往更具有实效性。
在课堂上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自然、真实、亲切,更容易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自我行为的检讨,整个课堂中发散着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二、巧设游戏体验,学会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受到年龄、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生活体验往往不够深。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自去去体验、感受,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做事不拖拉》一课为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游戏体验活动:
师:这有个任务,要考验下我们班小朋友是否能战胜拖拉。请小朋友们翻到书本46页,请用彩笔把小闹钟的点与点连起来,看谁连得又快又好。老师这有10枚火箭勋章,看哪些小朋友可以得到。
师小结:火箭行动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老师要来采访下得到火箭勋章的小朋友,请他们说说为什么会完成得又好又快呢?
生1:我们小组传得快。
生2:我连得很专心。
生3:要团结。
教师让学生完成书上的连线题,因为大家都不想落后,学生找得快。教师就采访学生“为什么能很快找到?”这个环节教师的预设是让孩子说出方法,是对学生渗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了“专心、坚持”是做事不拖拉的方法,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应该有所感知。
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体验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起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诖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置身于热烈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从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心体验。
三、妙设问题情境,推动情感升华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是创新的原动力,是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教师经常创没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更深层次的反思。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认知上的矛盾、过去的经验等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仍以《做事不拖拉》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看来我们班做事拖拉的同学还真不少,你们可别把做事拖拉不当回事,它可是会给我们带来危难的哦!现在我们要坐上时光机,穿梭到20年以后,我们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如果你是医生,你是消防员,你是警察……
生:如果我是医生,延迟给病人治病,病人可能就会死去。
生:如果消防员拖拉的话,可能会让许多人失去财产和生命。
生:如果警察拖拉,坏人就会逃跑。
生:……
师:出示下列情境,请分小组说说拖拉的后果以及如果不拖拉又将会如何?
通过情境的有效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拖拉的害处,并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并且教师的情境创设了不同岗位的人如果做事拖拉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以及如果不拖拉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学生对两种结果进行了分析,说得头头是道。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创设巧妙的问题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有趣的问题气氛当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获得新体验。问题情境往往是通过情境的烘托,激发学生探索的情感和欲望,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作为一名品德老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活用教材。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生动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品德,从而用品德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让“情境创设”与“品德”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