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树尚

摘要: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专业知识的教学法。文章以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数控车工实训》课程为例,将任务引领教学法应用到该课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以工作任务为模式的设计。

关键词:任务引领教学法;数控车工;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129-001

现在的职业教育改革明确提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引领教学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组织课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从任务引领教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理论出发,结合本校数控专业开展任务引领教学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任务着手,通过解决任务的方法来教学。现在对《数控车工实训》课程进行了任务式的设置。

一、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数控车工教学的课程设置

首先,我们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来设计和制订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工作任务。可以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过程分解成三个工作情境:预备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并创设工作情景,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与“学中做”,在工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其次,围绕这一总目标,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将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然后,将任务层层分解。对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培训。

二、以典型产品为载体,选择和组织《数控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

1.明确任务设计。任务引领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是最关键的单元,它将决定该课程学生是主动地去学习还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在教学中是任务的引导者,课前的准备不能忽视。经过数控加工教研组的讨论,现对《数控车工实训》实践操作进行了4个工作项目的设计:阶台轴的加工、手柄的加工、螺纹与切槽的加工、轴套的加工,每个工作项目中又包括若干个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要常常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训练内容,比如外圆车削、钻孔加工、螺纹加工的练习等等。

以下是《数控车工实训》课程的任务设置。①预备知识。工作项目包括:安全与文明生产,机械识图,车削与刀具,数控机床与加工程序,技能目标:会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机床的简单维护、机床的操作、程序的编制等。②实践操作。工作项目包括:阶台轴的加工,手柄的加工,螺纹与切槽的加工,轴套的加工。技能目标:会车削简单的机械零件、数控车床的熟练操作。③技能考核。工作项目包括:综合件的加工。技能目标:熟练安排加工工艺、熟练各种加工方法、编程指令的熟练掌握。

2.提出任务,任务模拟。指导教师首先提出工作任务,简单地分析工作任务,然后组建工作小组,设立组长,让组长选择组员,通过情景模拟把学生引入到要完成工作任务的热情中来,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①集体讨论零件的结构。指导教师通过PPT演示零件图,引导学生分析零件的组成,确定编程原点。②分小组讨论零件的加工工艺。师生共同探讨,对同一个零件的几种不同方案进行比较。③初步确定工艺流程、填写工艺卡片。师生共同探讨确定内容、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工艺方案、工艺流程。④学生独立编写程序。分小组交流程序的编写技巧并修正程序。

3.完成任务总结。学生编写的加工方案出台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车床操作。指导教师应进行示范性的操作。操作的过程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所以首先从每个工作小组中挑选2名组员进行操作示范,然后要求会操作的组员到各自的小组中去,这时指导教师在工作场所巡回指导。对于毛坯的装夹、车刀的选择与安装、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控制等各项内容,教师都要及时提醒,并对学生的进度了如指掌,以避免发生报废或其他安全事故。

通过这一实训环节,学生体会到从设计到加工,最后成为产品的喜悦。既保证了如装刀、对刀、模拟程序基本技能的落实与熟练,同时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工件形状、精度要求等,可在夹具的使用、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用等方面,在指导教师精心指导下寻找一些创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进一步搞好实训的自信心、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任务完成之后,指导教师进行的总结点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综合应用能力。

三、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数控车工的技能考核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的教育理论,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一般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标准之一。要让通过数控机床操作工职业资格培训的数控专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企业的适应性锻炼,能独立操作数控机床,更好地适应工作。指导教师可以从国家数控车工职业鉴定题库中精选操作题,将操作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工作任务,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一个操作题,严格对照数控车工考核评分标准,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数控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