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学习
作者: 陈晓燕摘要: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个性和思想,我们的美术教育更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扎实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意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主动;情感;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48-001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蓬勃迅猛发展。美术教育不只是注重在知识技法上的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培养具有美感,创新能力的新世纪需要的人才。这就迫使教师改变以往的让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的创造性。如果让学生依然依葫芦画瓢,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积极性,更会磨灭学生学习的创造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的。
一、创设学生个性学习的情感环境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他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一种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才有可能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等。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言传身教,改变以往发号命令的角色,从而转变为课堂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置身于学生中间,投入到活动中来。
其次,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去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在美术的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与丰富。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主动性。(1)配音故事。故事是学生百听不厌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再配以音乐,更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在《小鸟的家》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配音故事,模仿小鸟的动作等,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当故事中小鸟的家被破坏了,小鸟无家可归时,学生个个为小鸟着急,想方设法为小鸟建个家,很自然的进入到学生的设计绘画部分。在小朋友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满怀激清,用美好高尚的感情去感化他们。(2)情感渗透。如在市观摩课《好妈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宝连灯》,主动体会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结合情感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巨大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有意识的去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千万不要去加以限制和压抑,教学就成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过程。
二、 引导学生个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
1.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年龄特点去加以引导和设计教学环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游戏活动带进课堂,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愉快的达到认知能力,创造能力。
2.美术最重要的是感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对色彩造型才有感知的认识。除此之外,听觉、嗅觉、肤觉还有通感等等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艺术,使艺术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材料。如《能干的双手》的活动中,课前我准备了许多的瓜果,让学生进行闻、摸、看等多种感官的游戏,认识瓜果的颜色、形状、性质,为创作做好准备,在尝试中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大胆塑型。
3.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比较、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自主探索。他们往往围绕一个问题,跟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他们会各抒己见,特别的兴奋,这个时候他们全身心的投入,真正的体现出课堂主人翁的态度。特别是在手工课上,如《提线纸偶》中,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后,由学生自主组合,从讨论设计纸偶的形象开始,如何巧妙地利用废旧材料,在合作创作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4.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注意与教学的有机联系,教师不但随时运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评价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还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保护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互评、自评,用学生的眼光去评价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生在创作之后,对自己的作品有强烈的评价欲望,不但满足情感要求,还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作能力,让评价真正实现了促进的作用。
三、尊重学生个性学习的个性展示
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指出: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教师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提问,并鼓励学生进行“标新立异”的创作。如在《画太阳》这一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进行说太阳,大多数学生说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可是一位学生提出来“我看到的太阳有半圆形的”。于是我表扬他:“你真棒,老师也看到过这样的太阳。”我把“为什么?”留给大家讨论,在小朋友的争论下终于明白了躲在云朵后面的太阳是半圆形的。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原来太阳会变形状的,你希望太阳变成什么样的呢?”这一下,学生的思维个个活跃起来了。学生画出的太阳不再是一模一样的,形状和颜色发生了变化,有的还画了太阳爸爸太阳妈妈,哭的笑的太阳……真是有趣极了。只有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维创作的儿童画,才是有生命力的,否则缺少“灵气”,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广泛体验美术文化的美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基础的爱美的情趣和美术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大胆创新的热情。从小学会能在平凡的事物上主动发现美,创造美,更能以美的心态去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