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记录 深化探究
作者: 胡杨摘要:“科学记录”作为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它能体现学生探索、建构科学知识的痕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科学活动的规律,有效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一本简单的记录本会让学生所有科学探究过程的研究和发现都得到收藏。
关键词:科学记录;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49-001
科学记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从科学记录本里,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学生学习科学的信息,每一本科学记录本都是一个孩子的世界。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实施将近一轮,各种理论与教学观念也被不断的认识与实践,“科学教学中应重视记录”就是其中之一。于是“记录”几乎运用在每堂科学课,但观察我们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记录”,存在着一些不足与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记录方法:缺乏设计
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科学记录表,却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填,该什么时候去填。要知道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是很难中途割爱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填记录的。有的教师设计的研究记录过于繁琐、复杂,记录冗长无味;有的教师设计研究记录的要求显然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对记录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安排。
二、记录环节:限于探究
科学课中记录的形式往往以一纸了事,或是表格或是单纸,这些表、单在上课时根据教学预设由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学生只需被动接收,因为缺少学生自主准备的笔记本,于是课前的预习所产生的问题,课后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外活动的内容没有记录载体。即便有学生去完成这些记录任务,也是一页纸夹在书中,时间一长也就散落,不易保存。
三、记录形式:表单居多
科学课中记录的形式往往以“一纸了事”,或是表格或是单纸,这些表、单在上课时根据教学预设由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学生只是被动接收,因为缺少学生自己准备的笔记本,于是课前的预习所产生的问题,课后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外活动的内容没有记录载体。即使有学生去完成这些记录任务,也是一页纸夹在书里,时间一长也就散落,不易保存。
四、记录结果,缺乏评价
在一些科学课堂上,老师往往只重视记录信息的利用,没有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有效思辨,对内容如何获得、表现形式等也缺乏相应的评价,这样就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学生几年下来,记录水平仍在原地踏步。
五、记录价值,用完就扔
在一些课堂,记录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孩子们在本堂课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仅仅局限于孩子们汇报时的一刹那,在上完课后,就出现了“遗忘在课桌上的记录纸”,有的甚至进入了垃圾桶,于是记录信息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整理及再利用,无法让记录成为我们学生,我们教师资料的积累,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科学实验记录本的设立和使用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明确内容,规范制度
每课、每个学生都要记录,记录的内容有:
1.课堂探究活动的各类实验记录;
2.科学课学习中的课堂笔记;(老师的板书、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与结论等)
3.课前预习所产生的疑惑,探究活动后提出新的问题,课外活动的记载;
4.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与信息。
二、把握记录时机,教给记录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记录的时机,一方面要记下活动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步骤,避免错过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要避免让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将获得的发现和现象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善于教给学生恰当的记录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运用多种形式做研究记录。在探究活动中,为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研究上,记录的内容应简洁明了,即要求学生抓住关键字和“核心”内容,用严谨、精炼的语言来记录,这样才能以较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效果。既然培养学生科学记录是科学课学习的目标之一,记录就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学生的事,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本里可以记录课前预习的资料、内心的困惑,也可以记录思考的计划、实验的过程、观察和发现等等,还可以把单独的记录单贴到记录本上长期保存。经常地查看自己的记录本,可以回顾反思自己在以前的科学学习中的情况。
三、逐步规范,持续激励,重在长效
作为一个长期、带有即兴性质的实验记录本,对其中中长期作业的记录一定是零碎甚至有些杂乱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包容的态度。小学科学课本里有很多的课外调查和小实验。如三年级的《养蚕》《种凤仙花》;四年级的《动物的卵》……这些内容如果没有以中长期作业(通常要两个星期至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话,很少有学生能持之以恒的。及时准确的评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课堂上科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汇报做出实质性的评价,使他们明白自己的研究记录哪些地方做得比较精彩,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还可以通过课后展示、学期评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经常翻阅自己的记录本,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并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也可以让学生互评对方的记录本,选出最好的几份记录进行班级展览等。
实践证明,“科学记录”作为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它能体现学生探索、建构科学知识的痕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科学活动的规律,有效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一本简单的记录本会让学生所有科学探究过程的研究和发现都得到收藏。从三年级开始,从科学学习的起点开始,学生逐月逐年积累自己的科学记录本,长此以往,相信他们可以把一生的发现都收藏在一本又一本的科学记录上,从而汇编成一部孩子们自己最好的科学百科全书,真正让科学记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潜力,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