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写话法: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作者: 何菊芳摘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愿意写话,借助文本仿写,让儿童学会写话,张扬学生个性,让儿童乐写。
关键词:愿写;会写;乐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75-00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提出这样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低年级写话教学重点是培养孩子写话的兴趣和树立自信心,煽动孩子写话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愿写、能写、乐写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迎合学生的意趣——儿童愿写话
1.创设写话情境
创设写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充分的感受体验,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全身心的投入,以此为前提,学生想说、敢说、乐说,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比如以《找秋天》为例,我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金秋十月,凉爽的秋风吹拂着一张张天真的脸庞,学生们抑制不住的流露出他们的活力与兴奋。有的快乐的奔跑,有的聚在一起高声谈论着,有的情不自禁哼起了小曲。那一份快乐是无法比拟的,我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孩子们,你们找到秋天了吗?”“找到了,找到了!”学生都迫不及待的说起了他们眼中的秋天。“老师,我发现菊花都开放了,有紫的、黄的、粉的、白的,五颜六色,可漂亮了。”“”老师,树上的叶子渐渐变黄了,一片一片的落下来。”“一片一片的落叶像什么呢?”“像一只只小蝴蝶在跳舞呢。”我说:“恩,你真会想象。”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最喜欢秋天,秋天的果园里有甜甜的橘子、水灵灵的梨和甜津津的葡萄,都是我的最爱。…‘原来是个小谗猫啊!”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小草也不是碧绿碧绿的了,我好喜欢原来那片绿草地啊!”“小朋友不用难过,虽然它现在枯死了,但在明年春天还会重新长出来的,有一首古诗《草》就是赞美了小草的这种坚强的品质。”“我知道。”有的学生嘴快,“我也知道,还会背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个学生摇头晃脑吟诵古诗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学生在这欢笑声中体验到秋的美好,体验到了生活的欢乐。此时此刻,相信每个学生心中都找到了美丽的秋天。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话的源头活水,我们的写话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象,陶冶情操,体会生活的美好。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观察,把自己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变成抽象的语文文字。如二年级上册《练习5》要求学生“跟妈妈到菜场去买菜,看看菜市场有哪些蔬菜,妈妈买了哪几样?先说说再写下来”。在进行这个写话练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事先跟妈妈一起去买一次菜。有了切身的体验,相信小朋友们对这次的练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平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随着四季变化,我们发现景色变了;在不同的节假日里,我们参加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在我们的周围,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每天都演绎着一件件小事,是那么的生动有趣,学生充满了发现的喜悦,话语中洋溢着天真和个陛。
二、借助文本的导引——儿童能写话
1.对文本仿写,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范例,在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一些典型的课文或段落,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仿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做到语言规范。如《雨点》是一首优美的小诗,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形态,学完课文后,鼓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小诗人,于是就有了“雨点落进草丛中,在草丛中捉迷藏;雨点落在小伞上,在小伞上滑滑梯;雨点落在瓦片上,在瓦片上唱歌……”以上这些语段,语言生动、形象,写法典型,是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或创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范例。而且这些语段,通过学生的多读,背诵,已经被学生理解与消化,借助语段,可以降低低年级学生写话的难度。通过模仿,他们将学会怎样把话写通顺,怎样一步步把内容写清楚,怎样使用问号、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降低写话的坡度,给孩子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2.利用文本空白,发挥想象能力
低年级教材文质兼美,生动有趣,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这些空白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比如二年级上册中识字1、识字5都是由一串串相关的词语组成的,只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就是生动优美的短文。再如学完《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些童话后,让学生或根据故事的结尾,或根据文章空白处展开想象,让故事延伸下去,如教完《狐狸和乌鸦》,启发学生想象: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粘在树枝上,正巧碰到出来找食物的狐狸,这会不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鼓励他们大胆想,于是在学生的眼前,跳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也往往乐在其中。
三、彰显儿童的个性——儿童乐写话
1.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古人云“言为心声”,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就必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放”,写话中的“放”,一是鼓励学生大胆写。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写话的信心,使学生感到写话也和说话一样,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比如写水果,可以不按教材提示的顺序由看到想,由形状到颜色再到味道,也可以侧重某一方面来写,不一定面面俱到,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不要苛求学生人人都能写一段话,更不要苛求学生把话写具体,不要认为给学生写话增加思想负担。二是引领学生放开写。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从不同角度打开学生的写话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二年级下册《练习6》,要求学生观察一下它的形状、颜色,再尝尝味道怎么样。将看到的或感到的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带到课堂上,先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所带水果的形状、颜色,交流观察所得,体会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趁热打铁,动笔写话,学生就能真实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样,就会极大的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的写话欲望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把写话变成展示自己需求的平台。
2.加强看图写话的指导低年级学生观察水平较低,目的性,顺序性不强。因此老师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进行仔细观察,积累写话的材料。低年级学生接触的大多是看图写话,图意鲜明,我让学生先自己仔细观察,然后再进行引导。(1)引导看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确定这四要素,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图画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如空间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先怎么样,再怎么样。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2)指导说图。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学生的说话技能是比较熟练的,表达的自由度也比较大,只要在平时的说话练习中,把话说规范了,那么写的基础也就规范了。在平时说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有顺序,有重点,还有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巧妙的点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3)指导写图。进行写话训练,不但要鼓励学生放开去写,而且也要加强辅导,进行扎扎实实的词句训练,使学生写话用词准确,语言前后连贯。学生在看图,说图基础上,可尝试看图写几句话,一开始可能有些字不会写,教师应鼓励学生先用拼音代替,最后再用查字典的方法。
3.结合生活写好小小日记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子;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得流个不停。让学生能溶于生活、去感受生活,体验真情,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让他们用小小日记的形式来表达自由的内容。如在家中学做一种家务:扫地板、包饺子、洗衣服、洗碗筷等等,学生做过,自然能把做的过程写具体,从中也掌握了一项生活本领。也可布置学生去超市,认识商品的外观,知道商品的用途,价钱,想一想要是给你五元钱,你会买些什么物品,买后尝一尝或用一用,感觉又如何。或让学生到动物园、公园……观察动物或景物,记下感受,让学生试着当一回小导游来介绍。活动后,我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或情景,同时在班级中开辟“小小日记园地”,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使他们爱写、会写,使小小日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写话情境,依托文本的导引,创造写话契机,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积极带领实践,指导写话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愿写话,能写话,乐写话”,从小培养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体会写话带来的快乐,打下坚实的习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