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作者: 陈建花

摘要: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96-001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转向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有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那么,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探索乐趣。

一、选择幼儿熟悉的教育内容,激发幼儿探索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幼儿的创新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要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如在科学活动《春种》中,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铲子、玉米种子、西红柿秧苗、水杯等物品,让他们尝试着点玉米、栽西红柿苗,孩子们对这些熟悉的材料充满了好奇,积极地进行操作探索,通过亲自的活动,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二、选择丰富多样的渠道,引导幼儿探索

研究某些事物现象的原因或关系时,可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探索的乐趣。如“风的形成”,幼儿对于风,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也知道风有时大,有时小,但他们对风的产生,大风和小风的不同却不了解,于是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可能制造风的用品(如扇子、书、塑料板、纸片、小灯笼、气球、风车等),让幼儿自己操作出风来。幼儿在玩一玩、找一找的过程中发现,当用力扇扇子时,产生的风就大,灯笼(或气球)的摆动幅度就大,风车就转得快。这样,幼儿亲身体验了风的大小。

三、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幼儿探索

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为什么有的东西又能吸起来。但是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再试验时,布片为什么又能被吸起来呢?通过这些反复的试验,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之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而幼儿的活动更积极、更主动。我还经常围绕主题布置一些活动等,让幼儿感知科学的奥妙,对科学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有趣的镜子,有使图像变大的放大镜,有可以看得远的望远镜,有变化多端的多棱镜,有使人发笑的哈哈镜(凹、凸面镜),还有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幼儿在摆弄这些镜子时,不仅了解到各种各样的镜子及其产生的许多科学现象,而且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再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葱、大蒜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

四、增加幼儿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探索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陕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佳。我非常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尽可能利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在认识“沉与浮”活动中,我们和幼儿寻找许多尝试沉浮的材料,先让幼儿试一试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让幼儿想办法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有的做了一只纸船把钉子放在纸船里,使钉子浮起来;有的在木头上放一块小石头,使木头沉下去……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不仅体现了对物体沉浮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亲自动手试一试,那么效果就明显不同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乐,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记忆深刻,又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好。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既是他们今后学习、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科学知识,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科学的方法,而且我们要让孩子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同时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索。让孩子们从小就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