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游泳训练中的思想品质培养

作者: 刘洋

摘 要:本文依据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以自己在少儿游泳训练中的亲身体验为例证,阐述了在训练少年儿童游泳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对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作用,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以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少年儿童; 游泳训练; 思想品质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75-001

随着国际游泳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游泳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尽快缩短我国游泳水平与世界游泳水平的差距,必须重视少年儿童的基础训练。为了适应今后高水平和多赛事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对少年儿童在基础训练阶段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培养,以适应日后艰苦的训练和承受大赛中的各种思想压力。

一、根据少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8-10岁少儿的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性,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一年龄的特点,在训练中可以采用三种手段:(1)课数宜多,课时宜短;(2)手段多变,训练方法多样性;(3)语言儿童化有风趣。课内穿插游戏。这样的训练有趣不枯燥,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11-12岁的儿童心理特点是从幼稚走向成熟,表现在开始认识自我,但容易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此时,应该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端正训练态度,明确训练目的,在训练中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用优秀运动员严格要求、刻苦训练、永不服输的精神来激励队员在训练时的自觉性,力求用榜样的力量来提升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养成自律、顽强、坚韧的良好品质。

13-15岁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在训练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有积极上进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克服训练中的困难。教练员与运动员同心同德,以苦为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二、根据少儿的好胜心,培养运动员的比赛意识

俗话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培养少儿运动员比赛时有一个急而不燥、稳定取胜的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少儿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强的好胜心,有目的的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特点,激发其竞争意识,力争保持领先地位,不被后者赶超,并积极设法再提高,使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动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以后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1.培养运动员对比赛环境的适应力

利用训练的时间,教练可以多安排一些象征性的小测验。既可以检验一个训练计划周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队员的比赛意识。让他们可以经常感受、体验到比赛的环境,体会比赛时的心情,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再小的比赛也是对孩子心理的考验,所以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感受真正比赛时的压力,对提高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测试的成绩好坏,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对成绩好的队员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比如评出每周小冠军或每周之星等,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员要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2.培养运动员的顽强意志

顽强的意志是一名运动员良好素质的表现,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鼓励少儿运动员善始善终的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和目标,决不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在比赛中让运动员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在训练中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到每一个细节,才不会在比赛中失败。同时教练还可以创设各种挫折情景来磨练少儿运动员的意志,教他们一些战胜困难的方法和策略,使运动员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有决心、有勇气、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品质。

三、根据少儿的进取心,促使运动员主动训练

少儿的进取心是训练当中成绩不断提高的动力,所以教练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养成运动员自觉训练的好习惯。

1.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使运动员对训练有正确的认识

少儿的接受能力很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教练员就要把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训练中渗透给运动员。在练习的过程中,让运动员了解自己所练项目的特点、技能掌握的要点,不管是运动生理学,还是运动力学、运动化学,都可以通过训练的过程将专业知识传递给运动员。比如什么样的划水路线能够得到最好的游进效果,换气的规律及最佳时机,身体位置在游进中的重要性等等。给运动员观看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实况,进行直观的讲解,这样少儿运动员会更加容易理解,对训练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少年儿童游泳训练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理论素养。

2.培养运动员写训练日记的好习惯

培养少儿运动员坚持写训练日记的好习惯,对于他们的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锻炼他们自主自觉训练的重要一环。教练在训练之前根据经验和运动员本人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而运动员则把根据教练的训练计划实际完成训练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训练日记,可以让他们及时总结在训练中进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安排、合理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训练。使运动员及时、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薄弱环节,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这也是培养运动员养成善于分析事物原因、学习训练相关理论、在学习实践中反思提高、做一个智慧型运动员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吕初至.《心理教育在业余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