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作者: 陈小平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节奏,掌握节奏,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各种节奏。
关键词: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94-001
一、在了解大自然过程中学节奏
在儿童初学节奏时,如果纯粹地把他当作一种知识性的技能进行填鸭性灌输,那是很枯燥的,不利于学生的接受。所以在教学时宜采用启发式或联想的方式进行,充分采用形象化,由自然节奏启发音乐节奏的方法,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自然音响节奏,融合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既直观明了,还颇有趣味性;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可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活以及人类劳动的节奏。
在学生学习切分节奏“|×× × ×|”或“|× × ×|”时,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积极探索寻找,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平时早晨听到的公鸡报晓声“|喔喔 喔 喔|”或“|喔 喔 喔|”,从《拔萝卜》的故事中,老爷爷、老奶奶拔萝卜时的呼叫
“|哎 呦 哇|”。
二、在音的长短比较中学节奏
音的长短比较,可以让学生通过速度快慢的变化来体验节奏,从而提高他们对各种节奏的迅速度反应。教师可通过“体态律动”,如拍手、走、跑、跳、队列行进,摇摆等训练学生的节奏。
例:× × × ×| × × × × × ×|
我 是 小兵 跑跑 跑跑 走 走
× × × ×| × × × × × × × × × × × × × × × ×|
拿 起 机 枪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
三、在编词编句中学节奏
编词编句学节奏,是让学生在已掌握某节奏的基础上,来创编与其节奏相同的词句,从而达到巩固节奏的目的。
如节奏型: | × × × × × × × × ×|
老师先创编:|我向老师 敬了 一 个 礼|
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节奏型创编
如: (1)|我给妈妈 倒了 一杯 茶|
(2) |爸爸给我 削了 一个 梨|
如此,学生越编越多,越编课堂气氛越好,大家沉浸在活泼的音乐气氛中,这种“创编词句”的节奏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
四、在配伴奏的活动中学节奏
为歌曲配上合适的节奏型作为伴奏,这是在对歌曲的节拍、旋律相当熟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一首儿童歌曲,若为它配上合适的节奏型为其伴奏,并通过人声或乐器演奏出来,不仅能使学生对歌曲本身由伴奏而形成的美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因为学生有了这种创、奏、听的能力后,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音乐的兴趣更浓。
如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在学生学会了这首歌曲,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节拍后,可通过节奏型“|× × 0 |”的选择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演唱或演奏表现出来,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而且使学生通过此种训练方法,更加牢固地掌握有关节奏方面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五、在编写旋律过程中学节奏
编写简单的乐句旋律学节奏,必须在编词编句学节奏的基础上递进一步。对于年龄小的学生,乐句中音高的跳度不要太大,如像此类节奏型:|× × × × × ×|教师可选编一句下行音阶的旋律:|5 4 3 2 2 1|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按照上行和下行音阶来创编旋律,如|1 7 6 5 4 3|6 6 5 4 3 2|1 2 3 4 5 6|等,而对于年龄较大,音准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创编,如:|2 5 3 1 2 3|3 6 3 6 1 3|1 2 3 4 5 6|等。在创编的过程中,有时学生唱不准,教师要加以引导,及时加以纠正,有的要多让学生唱练。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音准也会不断提高。
六、在游戏活动中学节奏
游戏课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高年级也不例外,而在音乐的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也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例如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后,可通过游戏《走、跑、跳》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示例(1)游戏:走、跑、跳
4/4 5 3 5 3 | 5 5 3 3 2 2 3 3 | 5 3 2 3|
走 走 走 走,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走 走 走 走,
5 5 5 5 2 3 2 3 2 3 2 3 5 | 5 3 5 3|
跳跳跳跳 跳跳跳跳 跳跳跳跳 走 走走走走,
5 5 3 3 2 2 3 3 | 1 3 2 3 | 5 5 5 5 3 3 3 3 2 2 1|
跑跑跑跑 跑跑跑跑 走走走走 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跑跑走。
通过走、跑、跳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形象地巩固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更让学生感受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基本节奏训练。
又如在节奏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可通过“节奏回声”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
示例(2):“节奏回声”的游戏
师拍:× × | × -|
生拍:× × | × -|
师:× × × × | × × ×|
生:× × × × | × × ×|
师:× × × × | × × × ×|
生:× × × × | × × × ×|
诸如此类的练习,教师可先拍一二小节或几个小节的节奏,让学生准确地接着拍。先用慢速,从简单的节奏做起,逐渐增加难度,也可以结合走步、踏步的动作来进行,节奏回声训练还可以采用分组进行卡农式结构(轮奏)的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训练精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及形态感。
节奏是音乐的主导因素,是音乐的骨架,如果一段音乐缺少了节奏作为它的支撑,那它至多只不过是一段声音而已。只有通过节奏为它排序,它才有资格跻身于音乐的行列。而节奏的学习和掌握,则是进一步学习音乐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由此,节奏的学习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