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病作修改例谈
作者: 汪伯钰摘 要:幼师生须掌握幼儿诗的创作方法,但学生的很多幼儿诗作品存在不少的问题,暴露很多不足。本文列举幼儿诗病作修改数例,认为教师要发现学生病作的亮点,针对其在音韵节奏、情趣意境、语言形式上的不足对症下药,方能妙手回春。
关键词:幼儿诗; 病作; 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11-001
幼儿诗是指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幼儿欣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对幼师生而言,掌握幼儿诗的特点并掌握其创作方法,是职业选择的必须。但是,幼儿诗的创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很多学生的幼儿诗作品无论在节奏韵律上、情趣意境上,还是语言形式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聊举学生幼儿诗病作修改数例,希望能对幼师生的幼儿诗创作有所裨益。
病作一:《雪妈妈捏红了妹妹的鼻子》冬天里,/妹妹是个小淘气。/有人说,/雪妈妈来了,/她赶紧推开棉被,/跑去跟妈妈撒脾气。//哟!你这个调皮的小鬼,/快快回去,/穿好厚厚的棉衣裳,/要不我可得捏红了你的小鼻子。//妹妹是个小淘气,/在雪妈妈的怀里,/滚来滚去,/雪妈妈生气了,/呀!可真捏红了妹妹的小鼻子。
通过新颖独特的想象,创造出饱含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是幼儿诗突出的特点。这篇作品,写的是一个淘气的小妹妹在冬天里玩雪,鼻子冻红了。作者没有说“雪妈妈冻红了妹妹的鼻子”,而是说“雪妈妈捏红了妹妹的鼻子”,应当说是很能体现幼儿情趣的,这也是这篇作品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从节奏韵律及语言形式看,这首幼儿诗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不分行分节,读这篇作品,感觉就是一段话,节奏感不强,韵律不美。语言尽管浅近,但是不够形象凝练。幼儿诗虽是自由体新诗,不像儿歌那样在整齐的句式中表现出有规律的音韵,遵循较严格的押韵规则,但并不是说幼儿诗不讲究节奏韵律。幼儿诗的节奏音韵是内在的,往往表现为一种自然天成的抑扬顿挫及作品内在情感的起伏。外显在语言上,就体现在诗行的排列和音韵的选择上,前者形成了诗歌的节奏,后者则属于诗歌的押韵问题。
且看修改后的这首幼儿诗:《雪妈妈捏红了妹妹的小鼻鼻》 妹妹是个小淘气,/雪地里面玩游戏。/“哟,小淘气,快加衣,/不然就会打喷嚏。”//“雪妈妈,不着急,/我们正在玩游戏。/我们还要打雪仗,/现在回家我不愿意。”//雪妈妈,生了气,/捏红了妹妹小鼻鼻。/“啊哟哟,啊哟哟,/这就回家去加衣。”
修改稿的变动应当说是很大的。除了保留了原作的构思及儿童情趣外,在音韵、语言上有很大的调整。修改稿押“i”韵,每行基本都是7个字,长短句交错,音韵相对原作而言更加和谐,节奏感更强。内容上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妹妹的孩子气,更加富于儿童情趣。
病作二:《雨在哪》雨,在哪里?/她在帮树叶搓搓澡。/雨,在哪里?/她开心地在电线上跳舞。/雨,在哪里?/她在小荷叶的家里做客。/雨啊雨,/快回家去吧!/要不妈妈该着急了。
这首幼儿诗,节奏感较强,把雨想象成一个调皮的孩子,别有趣味。诗歌最后以孩子说给雨娃娃听的口吻催她回家,凸显了儿童情趣。但细看这首诗,你会发现在表达上是有问题的。“雨,在哪里?她开心地在电线上跳舞。”这句话就让人费解:雨怎么能在电线上跳舞呢?很显然,这是拟人手法运用不当。再如,“搓搓澡”就没有“搓澡澡”口语化,更贴近幼儿语言。还有“雨,在哪里?”这句话中间的停顿没有必要,会破坏这首诗的整体节奏感。
且看修改稿:《雨在哪》雨在哪里?/她在帮树叶搓澡澡。/雨在哪里?/她在荷叶上滑旱冰。/雨在哪里?/她在屋檐下弹钢琴。/雨啊雨,/快点回家吧,/要不妈妈该着急了。
修改稿把“搓搓澡”改成了“搓澡澡”;删掉了“她开心地在电线上跳舞”,增加了“她在屋檐下弹钢琴”;把“她在小荷叶的家里做客”改成了“她在荷叶上滑旱冰”。这样一改,更能表现出雨的顽皮可爱,也更能被孩子理解接受。
病作三:《蒲公英》我是蒲公英的种子,/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这首小诗,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想象,“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没有美感、亲切感。
修改稿:《蒲公英》撑着一把小伞,/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我是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修改稿在语序上做了调整,“撑着一把小伞”增加了蒲公英种子的形象感,改动虽然不大,但创造出了幼儿能理解和感受的优美意境,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病作四:《信》 风来了/吹落了小树的叶子/秋姑娘看见了/捡起树叶作信纸/一片一片,满地都是她写的信。
这篇作品,除了将落叶比喻成信纸外,几乎找不到亮点。
修改稿:《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不太听话/跟着风丫头/跑了一下午/她找不见自己的妈妈/她捡起一片片树叶/写上——/“妈妈,你在哪?/我要回家!”
修改稿保留了原作的亮点。秋姑娘“跟着风丫头”,“跑了一下午”,“找不见自己的妈妈”,这些行动刻画增强了秋姑娘的形象感,更能调动幼儿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作品也变得更加富有儿童情趣。
从以上几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诗的创作最重要的是要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发现儿童情趣。除此以外,诗的感情跳跃性不宜过大,还要注意用简明可感的语言创造儿童能理解的意境。
总之,针对学生的幼儿诗病作,我们要发现病作的可取之处,保留亮点,针对其在音韵节奏、情趣意境、语言形式上的不足,对症下药。只要有教师的回春妙手,病作也能变成佳作。
参考文献:
[1]蒋风.《新编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2]陈振桂,赵维辉.《幼儿文学》,语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3]周杰人,李杰.《学前儿童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幼儿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