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中职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 褚炳乾摘 要:本文主要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除了智力和基础知识以外,还有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我观念和对数学美的鉴赏等.积极的情感因素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也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中职数学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27-00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态度是人的素质中最核心的”,因此,作为职校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开拓性思维,鼓励学生的猜想、大胆提问、创造。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第一,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他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基本、最重要的,通过学习,他们不仅是要学会有关的知识、技能、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有限的知识学习,使他们能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运用、学会创造。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课堂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必须给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
第二,注意数学的人文作用
数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校数学知识有很多的人文内容,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有时这些人文作用要比数学知识的本身更加重要。因为人在精神上的追求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发展过程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蕴藏着数学家不懈的追求精神,数学家们严谨踏实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都是我们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会给我们的学生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如数学中数的扩展,人们从开初的有限正整数到自然数,到整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及复数,哪一次的突破,不需要极大的勇气,才可以突破前人的范围,为了这些突破,有时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同时,数学的严谨、朴实,也是重要的人文精神内容,数学容不得一丝一毫夸张,它的定理、概念的表达往往是用最准确,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符号语言,人们把它称之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同时数学的推理的严密性,能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作为职校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应注意数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充分发挥数学的这种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素质作出贡献。
第三,赞美我们的学生
我们知道:情感是一种极富活力的形式,以情动人是思想、工作中心情理交融的催化剂,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被人赞美的欲望,我们的学生由于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希望,他们是一个让人无法预测的丰富的矿藏,他们更需要人的赞美,当我们赞扬学生时,我们就正在满足他被尊重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潜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正强化的手段,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而且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的鼓励、表扬,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更能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进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
第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于获得相应知识或参与了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学生的活动受兴趣支配,只要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掌握。因此我们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问题思考与探讨。教师还可以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轶事趣闻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一门学科,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形成持久的数学认知内驱力。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要注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觉,教师要注意创造数学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数学,注意揭示思维的过程,注意数学问题的探索等,让数学接近学生,也让学生接近数学,努力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恐惧,增强对数学的感情,从而让学生喜爱数学。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在数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学生只有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才会使思维更加活跃,思维的火花才会不断出现,学生才会有效处理自己大脑中已有信息,并把它们联通,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成功的快乐,更让学生在探索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素精神。
在现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教师不可能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而且会常常无计可施,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激发生命的热情,相互为对方的发展铺路架桥。学生在教师用心血和智慧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潜能,教师不断为学生新的探索和成功所感染,不断超越自己进一步前进,为自己和学生找到新的目标,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我们的数学教育,为教育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