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营造高校文化氛围

作者: 孙东升

摘 要:文章从高校网路、多媒体、校园电视的建设入手,介绍它们在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33-0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信息平台,mooc及多媒体远程教学平台,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学校自办电视节目,已逐步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办公、管理和宣传的主要手段,是高校校风和学风建设的引路标,是营造高校文化氛围的技术支撑。

一、发挥网络信息平台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也已有了雏形,环境造就人,所以优良的文化氛围不但能培养他们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之一,高校校园网在板块建设上,除了满足对内对外办公和宣传需求的同时,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建设。

1.开设新生职业规划论坛,从新生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就结合入学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进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力。论坛中可以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成立讨论小组,每小组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和有名望的校友作为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使每位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优势,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准自己大学期间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2.开设心理驿站话吧,组织学校部分资深心理学教师,对心理出现偏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通过教育、引导,使他们逐步走出心理误区,尽快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开设学习心得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的平台,使同学们好的学习方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并得以借鉴。同学们在交流中既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了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及远程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1.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以针对学校的专业及教师情况,组织部分学校名师对部分专业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借鉴mooc,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制作出来,挂到网上。每节课程不宜过长,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就好,从制作的角度来看,它和常见的电大网院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它要更像一部电影的做法。除了剪辑视频,还应加特效,丰富画面,就是需要把课程做的特别精细以及片段化。而所有这些做法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电视电影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教学课件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从而达到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的目的。这样对那些在课堂上没怎么听懂的同学,无疑又能够有一个尽量直观地学习场景课程,而且还能安排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双休日,有计划、按班级以选修课的形式组织同学们观看爱国、励志方面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及科教知识讲座,从而提高同学的爱国热情,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

三、加强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制作优秀的自办电视节目

学校电视台在建设和成长过程中,学生记者的选拔和培养至关重要,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生记者,能很好的弥补学校电视台专业队伍和技术的不足,而且学生记者的作品,更能贴近大学生们的思想,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有助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发展,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1.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培养数字时代创意力量,为摄像爱好者协会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为学生提供拍摄机会。通过名片鉴赏,提供影片资料,观看多元化文化的电影,拓展文化视野;使他们具备影像信息的学习和分析判断能力,掌握影像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为电视台加强投入,提供专业教师人才支持,加强校电视台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学生记者们专业实习营造良好技术学习氛围。

3.从文化的角度,通过人才力量,借用网络、电视等媒介手段,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就基本观众的欣赏范围和品味,培养学生记者的新闻洞察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