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学课堂节奏 实现精教活学

作者: 沈建华

摘 要:本文从如何把握数学课堂节奏的角度出发,突出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的轻重、把握教学环节时间的长短,做到重要环节重点突破,该放手让学生实践时大胆放手,有放有收,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精教活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节奏; 精教活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40-001

精教不是教师少教,而是研究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教得有效而精彩,并留出课堂时间给学生思考、实践、探索,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习品质更加灵动。数学课堂的精教活学,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教与学的节奏。以下是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感悟。

第一,精讲知识障碍,让学生会学

教师精讲,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讲或简单的少讲,而是在如何讲得精上做文章,把力气花在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研究学情,积累教学经验,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障碍。其次,教师破除知识障碍要做到方法优选,语言简洁,思路清晰,让学生易于理解。例如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的性质和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学生很容易混淆,如果教师在新授课时没有把这个易混的知识点结合图形进行辨析,时间一长很多同学就完全混乱了,因此要破除这个知识障碍,就要引导学生画图,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清除障碍。

例1: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分析:学生错误答案:B,正确答案:A。

变例: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分析:学生错误答案:A,正确答案:B。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学生学习的知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并精选突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与灵活。

第二,精选课堂练习,让学生乐学

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沉静下来,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在这种尝试的实践中掌握知识,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课堂练习是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学习最投入、思考最活跃、学习效果最好的环节。因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精心设计练习的难度,实施分层练习。其次,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的模式。例如课刚开始时对学生进行5-10分钟的复习测试练习,课中配合例题设计变例,课结束之前设计与本堂课知识点相关的综合练习,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第三,精心反馈自悟,让学生好学

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与纠错,对于学生优化数学学习方法,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成功快乐都有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好学上进。

首先,课堂反馈有助于学生优化数学学习方法。另外,课堂练习中,通常有一题多解的情况,课堂反馈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方法,互相促进提高。其次,课堂反馈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例2:某校计划在“十一”期间组织教师旅游,参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10~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7.5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1位游客的旅游费用,其余游客8折优惠。该校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支付的旅行费用较少?

解:甲旅行社旅行总费用y与人数x的函数关系式为

y=0.75×200x,即y=150x。

乙旅行社旅行总费用y与人数x的函数关系式为

y=80%×200(x-1),即y=160x-160。

当甲乙旅行社总费用一样时,150x=160x-160,x=16。当参加旅游的人数为16人时,甲乙旅行社支付的旅行费用一样。

当甲旅行社费用大于乙旅行社费用,150x>160x-160,x<16。当参加旅游的人数小于16人时,选乙旅行社支付旅行费用较少。

当甲旅行社费用小于乙旅行社费用,150x<160x-160,x>16。当参加旅游的人数大于16人时,选甲旅行社支付旅行费用较少。

学生在解决本题过程中主要困难在于语言信息多,思路不容易理清,通过尝试解题、教师点拨、学生自悟等步骤,从本题中感悟数学中的分类思想方法,从而触类旁通。

最后,课堂反馈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数学学习中,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思考之后获得成功带来的动力和快乐是巨大的。因此,课堂反馈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信心,获得学习乐趣。课堂反馈时将学习成绩接近的两位同学结成学习的伙伴,互相竞争,获胜一方即为学习优胜者,这种“学习同伴比胜负”的反馈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好胜心理,能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四,精巧点拨引导,让学生活学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门重要学科,一些对于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难题,教师不必急于讲授解题方法或解题过程,应追求点拨的精致化,为学生指引方向即可,从而留出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面面俱到的一讲到底,不利于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自由翱翔,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如同一只小鸟被关进了鸟笼,整天被喂得很饱,它就逐渐失去了饥饿感,逐渐失去了去探索寻找新食物的动力和能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索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而这些收获是老师教再多也不能给予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在下课前设计一道有挑战性、有趣味性的思考题,精致点拨,让学生自己课后探索,悬而不决,让学生保留数学学习的“饥饿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的品质。

只有把握教与学的节奏,才能真正实现精教活学,这就需要教师放弃课堂45分钟满堂灌的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处理好教学进程中的轻、重、缓、急,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数学的王国里摸、爬、滚、打,从而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全社会倡导素质教育,为学生切实减轻负担的迫切需求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改善学生学习的品质,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灵活的学习,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霸主,霸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霸占学生的思考空间,只有教师学会“精教”,才能让学生活学,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数学课堂的节奏,成为一名引导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引路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