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 李苗 贾然摘 要: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职毕业生只有通过提高就业竞争力,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做好求职准备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分别涉及专业兴趣的建立、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磨练、就业观念的改变。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学习兴趣; 专业技能; 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48-001
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加是人人都能感觉到的。高职学生就要未雨绸缪,充分利用在校的三年时间,为自己的就业做些准备工作,储备一些能力,以期在与本科生、研究生的比拼中占得一席之地。这个过程是高职学生立足自我特点、发掘自我优势、凸显自我价值,提高自我竞争力的过程。笔者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从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求职准备有些帮助。
大学是高考的答卷,那大学的答卷在哪里呢?是就业。憧憬与迷茫共存的大一新生们要好好想想就业的事情,规划下自己的职业前景了。比规划职业更为迫切的是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大学怎样度过是你目前能够把握的、当下的事情,而大学的收获与积累又决定了你的就业前景。
首先,处理好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选择专业时,好多学生都是懵懂的;入学后,好多学生都是迷茫的。没有关系,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为自己的这些懵懂和迷茫寻求答案吧。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现在开始着手建立对专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其说是一种天赋,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技能,它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来源,兴趣可以帮助我们为未来做好能力储备。不过,兴趣不是那件舒舒服服就能拿到结果的事。养成对专业的兴趣又要艰难一些,但也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这也需要专业老师的帮助。在老师进行专业介绍、参观实训场地和实习基地时,注意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接下来,报名参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协会。对于机电类的学生来说,可以参加电子协会、数控与模具协会、汽车协会等。这些协会组织的活动大部分是既有趣又具有专业知识的。多参与协会的活动,你会发现你找到了快速又有趣地接近所学专业的通道。还有学校会组织专业的比赛,尽量多参与,这会增加成就感,同时有益于培养对专业的兴趣。有了这些积累,再去学专业课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太枯燥了。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再回到实际中解决问题,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个不错的循环。经过刻意的培养,原本觉得没有的兴趣都被挖掘出来了,相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会受益颇丰的。
其次,广泛吸取知识的营养,拥有熟练的技能
高职生区别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是:既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较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具有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的特色,是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兴趣做动力,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同学你需要付出的就是努力和坚持。努力了肯定是有收获的,小付出小收获,大努力至少定有小成。只是有时,努力和收获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后,转变就业观念,让自己成为值钱的人
许多大学生求职有个常见误区——太过于关注待遇:
“一个月多少钱?多久会涨工资?”
“有员工宿舍吗?有免费Wi-Fi吗?”
“有带薪假期吗?如果我工作不够一年,有探亲假吗?”
很多HR隐隐约约的反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这是太过于关注职业外在的东西。一个过于关注外在的人,往往看不到内在能力的发展,即使刚开始能够胜任,也会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败下阵来。
相比之下,职场更喜欢专注于内在能力的人——这些人更加关注的是:
“将来谁来带我?与谁共事?有什么项目可以做?”
“这个职位都需要什么能力?我能从哪里学到?”
持续关注这些问题,会让你的职场竞争力不断上升,发展力度坚挺,路途一帆风顺。即使这些企业不给你机会,你也会像袋子里面的锥子,总有人会给你机会。所以,在就业初期,努力要做的工作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让自己变得值钱。
经过三年的磨砺,当你带着浓厚的兴趣、熟练的技能、良好的心态进入就业的队伍时,你会收获预期的结果的。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完善和推进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的研究”,课题号:2014040301。
参考文献:
[1]孔月红.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21
[2]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D]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3]王柳春.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构建[J]商情,2013,32
[4]涂海英.谈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5]薛春霞,朱云龙.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