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绿叶也是红花——诌议化学实验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 桂峰

摘 要:21世纪初,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进,加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地多种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等因素,催生了新一轮“学案导学”的实践及研究。然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特殊性,其实验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均留下较多值得探讨的空间。化学实验教学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科学操作学案教学?学案导学值得关注哪些误区?笔者将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导学案; 设计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38-00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化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陶行知先生曾用名陶知行,是“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陶行知先生决定改名说明了其结果。他的这一思想是设计“导学案”的重要依据。“导学案”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导学案”中都有表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导学案”中的“导”字。

一、化学实验教学导学案的设计

《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决不是练习题,也不是定义、定律或知识点的罗列,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尽量做到:

1.导学目标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2.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教材,明确目标,符合化学实验教学新课标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3.力争做到将化学实验教学知识问题化,将探究问题层次化,若缺少这点,一份学案就是一份试卷,一本学案,也就是一本习题集。

二、化学实验教学导学案的使用

1.突出问题引导,增强探究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学案中设计一些必要的问题,尤其是突出面向探究过程的学习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全面地掌握知识。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能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怀着目的去探究知识,就更具有针对性。让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后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完成学案的学习目标。在围绕问题学习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通过交流,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不再有条条框框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为了让学生有交流的主题,学案中有必要制定交流提纲。提纲主要围绕关键问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发现学生自主预习时存在或暴露的问题;教师预计学生还不清楚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在学习中好的设计思路、好的学习方法等。

2.加强学科知识运用,注重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都能通过对比分类和比较,总结归纳出它们的异同。一“想”一“议”,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巩固,同时学生的思维习惯、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延伸。

3.通过导学导练,加强学生知识反馈

教师“导”为辅,学生“自主”为主,能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案并不是直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本,而是指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观点看课本。“学”“练”结合,是完成课堂环节的重要手段。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导学案使用的一些体会

1.教师应用不够灵活

在对导学案的使用上,需要教师再认真钻研,对课标、教材做内化处理,结合学生实际和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实际进行再认识,完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设计,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化有形为无形,使课堂教学具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真正做到“教师导学生学”。

2.给学生自主探究与联系生活实际的空间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感觉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去感觉,在感觉中去提升和完善。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知识固然重要,学会知识的生成更为重要。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对教材进行预习,特别对实验器材的准备,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器材等都应在预习范围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应用,通过教师的积极引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品味化学实验教学的乐趣。

3.不能重“讲”轻“探”

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许多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养成习惯,重“讲评”,轻“探究”。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适时介入讨论、指导或点评,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学生正面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

4.不能一味地重“学”轻“导”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导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或自主探究,因此有些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自己去“啃”,结果不但效率低,而且出现了很多知识点遗漏,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让我们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学科的深入研究,不断深化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91

[3]邢入德.化学学案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