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体验教法的实用价值

作者: 陆秀莲

摘 要: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没有参与体验,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将参与体验、探究、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低年级学生真正在体验感悟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小学音乐; 体验教法; 实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56-001

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小学音乐如何进行体验教法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充分阐述了“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而低年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奇的天性,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利用电脑、电视、多媒体、实物等教学工具创设情境。那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美妙的声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直观印象,激发积极的情感。

采用情景教学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进行。首先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如在《长大要当宇航员》一课中,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片浩渺无垠的星空,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星星,当学生走进教室,看着四周的星云和星星,就如同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太空世界一样,引起同学们的无限遐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之后完整演唱歌曲《长大要当宇航员》,领取太空飞船的“入场券”。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加深了对歌词的领会和理解,从引导当中把歌曲与图影融为一体,从印象中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从优美的歌声中传颂对宇航员的向往和期待。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价值

要让孩子喜爱音乐,体验音乐的价值,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从生活现象入手,在生活中挖掘音乐,寻找音乐。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模仿或表现自然界中的声音。

如钟表的声音:滴答 滴答 就是 ×× ××| ×× ××|

青蛙的叫声:呱 呱 就是 × × | × × |

火车启动的声音:呜- 呜- 就是 × - | × - |

小鸟的叫声:叽叽喳喳 就是 ×××× ××××|×××× ××××|

布谷鸟的叫声:布谷—— 就是 × × | × × |

母鸡的叫声:咯咯哒 就是××× ×××|××× ×××|

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孩子能轻松的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声音,感受并理解节奏,对音乐产生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和价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

联系生活,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一个现象,认识一种事物,形成一个概念。

三、组织活动,让学生体验理解新的知识

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反应-——语言反应,身体反应,歌唱反应,演奏反应等。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表现性较强,乐于参与活动。

在教小学一年级《传》一课中,任凭我如何教唱歌曲,学生都很厌烦无味,机械的跟唱。我在想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组织活动!在教唱过程中让其中一个小组增加一个“传粉笔”或“传纸团”活动,其他小组拍手唱歌,当唱到“传到最后一个就是你”的时候,被捉到的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唱歌或者讲故事或者跳舞。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就使得学生热情高扬,兴趣百增!那节课课堂氛围很活跃,课堂效果很好。

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多点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如学生在学会歌曲《两只懒乌鸦》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曲编创故事情节,选择并担当一定的角色,根据角色和歌词内容创编相适应的动作和舞蹈来进行音乐剧《两只懒乌鸦》的表演。在这一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如分配角色(乌鸦、大树、风、花、解说员……);创编动作和语言;演唱、演奏等活动,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组织活动中要注意,不管是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绘画还是其他游戏活动,都不必要求学生表现有多好,着眼点在于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理解新的音乐知识。

四、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具体的交流合作实践中,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语言及图画等,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在上二年级《蒲公英》时,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对蒲公英的理解,绘画各自想象中的蒲公英的颜色形状。学生进行积极认真的绘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有趣的气氛中。有的学生还写了“漂亮、轻柔”,“降落伞”,“飞的高”等字样。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性地表现了对优美抒情这种音乐形象的理解,并构建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此时学生的想象、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并通过想象和探索,完善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画好之后,学生再交流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感受其他人对蒲公英的认识和理解。老师还可以准备几个蒲公英,到教室里亲自体验一下“飞翔”的感觉,在这样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总之,在教学中实施“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创新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更突出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所期待达到的理想化的效果,要实现它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研究、探索它的规律,创造性地用于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56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