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幽默方法的运用

作者: 董洪雷

摘 要: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在导入新课、授课过程和课堂小结中巧妙运用幽默艺术。教师还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幽默意识、掌握幽默技巧和积累幽默材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 幽默方法; 恰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64-001

幽默是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外观,教师如能运用幽默语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学幽默的技巧与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述一二。

一、幽默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的传授知识,幽默式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启示。现在国外把有“幽默感”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幽默的作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多方面积极探索,并充分地运用到语文教育这一领域中去。

1.导入新课借用幽默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一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不管怎样导入,都必须达到引人入胜,引起思考的目的。至今还记得高中时的一堂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正当上课铃响,同学们静坐等待语文老师进入课堂时,语文老师身穿黑色长大衣,竖着衣领,头戴黑帽,耳朵上套着耳套,鼻梁上架着墨镜,右手提黑雨伞,左胳膊下夹着一个讲义夹,慢慢走进了教室,口中念念有词:“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全班哄堂大笑,热烈鼓掌。老师正是抓住了“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外形特征,活生生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就不难想象了。同学们马上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就聚精会神地听课了。

2.授课过程中善用幽默

语文课内容的繁杂、抽象给同学的记忆、理解带来了困难。授课中巧用幽默,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就拿教师讲授《变色龙》一文来说,可以采用“法官庭审”的方式来学习本课,就不乏幽默。先要学生熟练的有表情的把课文读懂。然后选演员,分角色进行表演。由法官──警官奥楚蔑洛夫,法警──巡警,原告──赫留金,被告──小猎狗,证人──普洛诃尔。若能恰如其分的表演,肯定不乏幽默感,而且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学会了知识。

3.课堂小结时巧用幽默

好的导入是一堂课教学成功的一半,好的授课过程是成功的另一半,而好的课堂小结则是锦上添花。所以,不可小视课堂小结时的幽默。教师在讲授完《最大的麦穗》一课时说过一段话幽默而又有启发性:有时靠着别人告诉的道理,就好像带在自己身上的假发、假牙一样,看上去很逼真,但却没有生命力;而靠自己体悟出来的道理,就像扎根沃土一样,生机勃勃。

二、语文课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好幽默

1.教师要培养幽默意识

幽默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高尚的幽默是教师思想、学识、阅历、经验、智慧和灵感在教学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心灵的火花。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谈天说地;教师只有聪明机智,才能言谈隽永;教师只有开朗乐观,才能出言精辟;教师只有思绪如泉,才能妙语连珠。可见,磨砺思想、修养品性,是教学幽默的灵魂。

2.掌握必要的幽默技巧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来表现的。体态幽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表情动作所体现出来的幽默感,可使教师形象富有动态的美感。体态幽默离不开言语幽默,往往与其结合使用。言语幽默是指以语言符号为载体所产生的幽默。它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事件、情景、观点等本身来产生幽默,而且可以通过语言要素的变异使用来创造幽默。言语幽默常常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

(1)糊涂笨拙法。为人之师难得“糊涂”效果颇佳。一向看惯了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学生,难得看到老师“糊涂”,往往想方设法地要让老师弄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2)文学修辞法。比喻、夸张、反语、对比、双关、影射、颠倒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例如比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它是以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和说明另一种事物。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比喻运用最经常、最广泛,但并非任何比喻都能产生幽默效应。具有幽默性的比喻关键在于富有情趣而意味深长。如“挑剔”中“剔”受方言影响,学生喜欢读“替”音,课堂我就故意问这个“剔”怎么读,同学们说“替”音,部分学生争论起来,我就假装狠了一眼说“替”音的同学,说到“还给我‘替’,小心我踢你们一脚”,这样他们哈哈大笑,在愉快中记住了读音。在教学中,夸张的巧妙运用, 也可产生幽默效应。教学幽默虽不是流水,但却是浪花。有了它,课才会上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

(3)移植法。也就是将影视作品、流行歌曲和寓言中的情节或语言巧妙地用于教学中,可产生幽默。比如一次上课,十分钟后,一位学生急速地从外面跑进来。我先以严肃的神情对他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此话一出,立即引来全班学生的大笑。我又一改严肃之态,面带微笑又有点无奈地对全班学生说:“唉,我总是‘心太软’,这次原谅他了,下次迟到,一定让他变成‘小白杨’,给我们站岗放哨。”

3.教师要积累幽默材料

幽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平时做有心人,注意收集材料。一般说来,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博览群书,关注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中汲取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笑话、漫画、格言、警句、小品等,恰当运用,便可取得良好的幽默效果。

(2)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轶闻趣事、俏皮话、顺口溜、打油诗等,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利用。

(3)从学生的典型错误中提炼。如以往有的学生会把对货币的正确态度说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我在上课时,便先把这种错误的说法以幽默的形式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再也未出现此类错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语文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艺术。所以,作为语文课教师,应该把幽默引入到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幽默在教学园地里的神奇般的教育功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