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的天性 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 乔敏

摘 要:“玩”是儿童的天性,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玩”与学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孩子的天性往往会被教师扼杀在自己的课堂中。信息技术是学生尤为喜爱的学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变单一玩耍为聪明玩、智慧玩,让“玩”升华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玩; 天性; 信息技术;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69-001

起源:老师,操作好了可以“玩”一会吗?

课堂实况:趁没有上课之际,按捺不住喜悦心情的学生,偷偷摸摸打开网络,寻找着自己喜爱的游戏(三、四、五年级皆是),课堂亦是吵闹非凡,我大声地说:“你们是来学习技术的,不是来玩的。”学生垂头丧气地低头继续操作……几乎每次上信息技术课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而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学生没有了这样的原动力,对信息技术课所教授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不感兴趣,怎样才能扭转局面?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1.如何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

2.信息技术课中能让学生“玩”吗?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让学生快乐的在机房中度过一星期仅有的40分钟,而能让学生快乐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玩”,即要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要让学生学的开心,更要玩的开心。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玩中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让他们不断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一、“你们想玩吗?”——激起玩的欲望

信息技术课虽是学生最向往最喜爱的课,但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这更加重了学生期待的心情,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学生走进向往已久的机房,准备利用计算机大显身手时,教师的一句“同学们你们想玩吗?”将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诱惑力,学生的兴奋不言而喻。

1.“玩”的内容要丰富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只有三本书,对应着三、四、五年级,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每一课都可以将学习内容变成学生“玩”的内容。为了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准备的内容一定要丰富。不能给学生有“怎么这么简单、我都会‘玩’了,有没有其他的”等等想法。如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玩猜猜看的游戏,由于这是三年级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也是第一次认识我,所以对我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的第一个猜猜看就是根据老师的介绍猜老师的信息,以此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信息,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当学生了解我之后,我趁机拿出上节课学生写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根据介绍猜猜他是谁,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同学,增加学生间的友谊。在介绍信息传递时,我让部分学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演,其他学生猜是用什么工具来传递信息的……整节课我围绕“猜”字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了解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再如学习键盘输入时,除了教材提供的打字软件外,我还在学生的机子上安装了“金山打字”软件,里面有很多关于键盘输入的小游戏,学生看到那么多好玩又能练习打字的游戏,眼睛都直了,个个摩拳擦掌想大显身手。课后我问玩得尽兴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太尽兴了。”老师以后还会让我们玩吗?”我微笑着神秘地说“看你们的表现吧!”

2.“玩”的氛围要浓

信息技术课有别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很强,如果教师不能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学生操作时压力会很大,有的会因此以后都不敢操作,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全力提供操作的氛围,要让学生感受到操作即“玩”。在学生“玩”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尊重、鼓励和支持,这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必要前提。同时机房的布置要具有儿童气息,具有信息时代的气息。我觉得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计算机的布局一改传统的“秧田式”为小组式,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进入机房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操作时只会感到自由和安全,这样的氛围学生才能充分体验探索的乐趣,才能不断激发探索的欲望。

二、“一起来玩吧!”——体验玩的乐趣

有了“玩”的冲动,有了“玩”的氛围,学生才会“玩”的尽兴,这时教师一声令下:“那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玩’吧!”学生斗志高昂地投入到“玩”之中,尽情的体验“玩”的乐趣。

1.不要约束学生“玩”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课堂上无论学生怎样“玩”,只要不违背机房的管理制度,教师都不要用思维定势来限定孩子,更不要打断孩子,这样学生在“玩”时才不会有拘束感,才敢大胆、奇特的去“玩”。虽然我成了局外人,但很欣慰。因为学生“玩”的过程就是经历探索的过程,是最好的实践。让学生在“玩”的牵引下,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行尝试操作,探究“玩”法,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会“玩”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

“玩”必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教师切忌不要催促学生,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玩”的快乐,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时,能够尽最大努力进行活动而不感到厌倦,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因此,教师应避免用统一的进度、标准要求学生,不要“催促”学生“玩”快一点。

三、“你是怎样玩的”——交流玩的经验

信息技术课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总是安静不下来,每次上课都非常吵闹,有时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教学,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一些尝试,我为学生做了一个“说说”聊天室,学生可以将自己一节课的疑惑、心得、操作经验等通过“说说”聊天室反馈给老师,同时和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这样不但避免了课堂的吵杂声,还保留了双向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增进了师生感情,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指点迷津,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成就感能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玩”也可以不是单一的玩耍,而是以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一改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我的目标是抓住孩子玩的天性,激活信息技术课堂,让快乐住进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永远的朋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