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杨兰霞

摘 要: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

关键词:口算能力; 培养; 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73-00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学习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因此,我从学生认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

二、注重算理,促进优化,有效掌握口算方法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算法的优化。如在教学14×2时,使学生明白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可以把14×2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的乘法计算:先算2个10是多少,再算2个4是多少,最后把两次算的得数合并起来。写成算式是:10×2=20,4×2=8,20+8=28。口算的过程体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三、激发兴趣,科学训练,提高口算正确率

口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伴随技能训练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由掌握基础知识向学习知识技能转变。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既要逐渐增加口算的练习量,又要注意在训练中采取多样化。

1.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1)视算。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可以运用口算卡片进行视算,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灵活多样地利用口算卡片,坚持天天训练,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整体提高。

(2)听算。老师口头念题,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得数,也可以找学生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知识的积极状态。

(3)点算。教师出示口算题,让第一个学生口算第一道题,随后第二、三……个学生分别计算教师出示的每一道题。这种形式的口算时间短练习面广,但每一个学生只轮到一道题,轮不到的学生思想就不容易集中。为此,可作一些变动,随便叫一个学生口算后,教师一边出示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前左后右,有关学生听到指令随机口答,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下一道谁来口算,所以,大多数学生口算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4)抢答。教师出示口算题后,如:35+7,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口答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四人小组比赛,进而发展成擂台式的抢答,最后评选出数名“口算能手”。

(5)接力赛。42-6÷9×7+5-9+7=?

每组发一张同样的题纸,从每组的最后一个同学开始逐个向前传递填写,比一比哪一组正确率高速度快。这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气氛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夺取第一。(中间有一人出错,后面同学就会跟着错,比赛中允许后者纠正前面同学的错误)

口算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不同类型的口算训练,让学生自编口算题,全班同学展开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运用投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效果。

2.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和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形成。

3.各种机能针对练

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等,这些训练各有各的目的。找准时机,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计算要过关,口算是关键”。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细、查认真。

看清楚: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3+70有些学生能看成是30+7,再如出示一组口算:36÷4、24÷8、25+5,很多学生能将25+5也当成是除法来算。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想明白:脑海里要快速地想清算理和运算方法的具体步骤。

算仔细:一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即使是简单的口算,也要谨慎。

查认真: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口算是低年级学生的基础和根本。但口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细致严谨的思维习惯,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