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简约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何英摘 要:目前小学英语公开课容量偏大、节奏过快的现象较为普遍,且愈发有华丽繁杂之势,不仅将听课教师引入了一个误区,同时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那么,如何追寻简约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小学英语; 简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04-001
如何追寻简约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导入——话题简洁,主题鲜明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甚至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在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情况下,应以富有感染力、简洁的话语导入新课,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帮助学生了解新的课题和新的课堂活动,并为之做好准备。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前的两三分钟进行“free talk”,与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可以谈日期、天气、人、喜好等,尤其是在对话中涉及到学生熟悉的地方和名字等,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对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背景知识也很感兴趣,平时可以注意收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每天一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愿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中。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积极性大增。它就像一根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呈现——方法简单,情景真实
呈现是英语教学步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一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学生一开始上课,如果就受到目标的激励,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自然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新知呈现安排要有艺术性,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桥梁的作用,使学生的兴奋点直接与学习内容挂钩。通过合情合理的呈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悟出新语言材料的意义,以使学生达到见景生情的目的。《牛津小学英语》中有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方法,创设接近生活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A PE lesson”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体育课的情景中,动动手,踢踢脚,弯弯腰,进行生活化的练习。通过排队列、左右转、上下跳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Stand in a line”,“Turn left and right”,“Jump up and down ten times”……这种生动形象、直接有效的呈现方法,有利于学生确切地感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练习——设计简练,活动高效
在英语教学中,练习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也可以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可以使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也是及时得到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不能为了练习而设计练习,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抛开繁琐、单一、死板,设计一些简单、多样、灵活的课堂活动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了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后,我设计了两个活动:1)“我是小记者”(小组活动)—— 让一位学生表演大明星,其他学生表演小记者采访大明星,用“Do you like …?”问大明星的喜好。2)“心有灵犀”(同桌活动)—— 凭借日常生活的观察,互相猜测对方最喜欢的三种事物,然后问3个问题: “Do you like …?”并交换问答。根据同桌两人的回答,评出最心有灵犀的金牌搭档。通过简单的合作互动,该句型得到了全面有效的练习,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作业——形式简化,课外延伸
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抄词组等机械训练,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繁重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轻松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发展。如布置学生回家后听录音跟读课文,单调的机械重复听读,学生很容易就厌倦了,听两遍往往已经是上限了。如果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把回家读的课文录音带到课堂播放,评出“金嗓子”奖,他们自然会在家里反复听、跟读,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觉听读的习惯,也提高了他们英语听读的能力;再如布置学生为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教到数字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字,孩子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身边有好多这样的数字:电话号码、汽车牌照、房间号码、个人信息等。这些创造性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请教父母,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提供的东西应是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我想只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去繁存简,设计尽量真实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地输入和输出语言,其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学习兴趣才能持久,学习效果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