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戏中的智慧

作者: 赵燕

摘 要:本文以幼儿音乐游戏的概念介绍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阐述幼儿音乐游戏的科学性,分别从音乐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音乐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三个角度详细阐释音乐游戏开启幼儿能力提升的快乐之路。

关键词:幼儿; 音乐游戏; 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16-002

音乐游戏是极易被幼儿理解,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说教活动的困扰,成功地为幼儿构建出人性化、科学化的艺术认知氛围,有效提高了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实效性,激发了幼儿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的自觉意识,从而帮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将教育教学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1]。音乐游戏以其新颖的游戏形式获得了幼儿的青睐,使幼儿能够和着音乐的旋律,踏着音乐的节奏,在翩翩起舞中、在快乐互动中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游戏,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音乐游戏的科学性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2]。

首先,音乐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幼儿身心发展刚刚起步,枯燥乏味的说教活动难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效果。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对音乐、舞蹈、歌曲都有着非常独到、异乎成人的感知,而音乐游戏恰好满足了幼儿多元发展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幼儿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度,使学习效率的提高成为可能。

其次,音乐游戏实现了音乐、舞蹈、歌曲、游戏的“四元组合”,能够在音乐游戏中给予幼儿非常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快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是幼儿积极进行一切认知活动的情感推动力,有利于唤醒幼儿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幼儿音乐学习的良性开展。

最后,音乐游戏体现了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主体作用,是幼儿成为课堂主人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让学习主体亲自参与认知活动,发挥认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认知过程的科学化、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三、音乐游戏开启幼儿能力提升的快乐之路

音乐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身心协调能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得以释放。[3]

(一)音乐游戏点燃幼儿创造思维火花

1.创造力是呼唤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指南》中指出:我们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出现“越位”现象而居于课堂教学的主宰地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的束缚,难以获得成功后较为喜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确立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2.角色加工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在音乐游戏中,教师给予幼儿一定的游戏角色,而幼儿在了解伴奏音乐和游戏主题后具有自主发挥和进行角色加工的自由权,将自己对音乐、对游戏的理解整合在游戏角色的扮演过程中,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即兴表演,非常有利于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音乐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阵地。游戏不但是幼儿的至爱,更是幼儿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游戏与音乐的整合,使幼儿在了解世界过程中的社会化发展更具艺术性和科学性。音乐作为一门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能够唤醒幼儿的想象力,在放飞想象的翅膀过程中点燃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而幼儿心驰神往、乐此不疲的游戏无疑就成为幼儿展现创造力的试验田。可以说,音乐与游戏的结合,是培养幼儿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二)音乐游戏承载幼儿走向独立自主

首先,音乐游戏的快乐氛围,能够加速幼儿融入集体生活。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更是幼儿锻炼个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好机会。音乐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音乐活动,引人入胜、快乐无限的游戏氛围,能够消除幼儿离开家庭后的焦虑情绪。如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这时教师带领幼儿玩开火车的音乐游戏,在音乐声中教师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一节节的小车厢,,围着教室开火车。这时幼儿们会很开心地融入到游戏中,幼儿就在在“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唱唱扭扭”的氛围中渐渐喜欢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幼儿融入集体生活,使幼儿的独立生活成为可能。

其次,音乐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则,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要学会遵守和利用规则进行游戏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提高幼儿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幼儿还能在与其他幼儿的合作探究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协调意识,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幼儿形成集体观念,促进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如音乐游戏《狐狸和小兔》中,小兔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小兔的形象,这时要求扮演小兔的幼儿要表演小兔的动作,可是只要音乐一变化,哪怕狐狸的音乐出现一个音符,扮演小兔的幼儿就要马上藏起来,扮演狐狸的幼儿就要马上出场。幼儿就在这种音乐游戏中感受到了团结和协作,为幼儿增添了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最后,音乐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在集体表演中,主动进行语言交流、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从而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使幼儿在与他人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人际交流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直接促进幼儿独立生活自主的能力以及个人自信心的提高。如在平时的音乐游戏中,我们会让幼儿多听乐曲,体会歌曲的旋律节奏感。同时也让幼儿掌握歌词大意、语言词汇等。这样能使幼儿积累许多简练、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词汇。随着音乐游戏的经常练习, 幼儿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这比单纯的语言课所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幼儿就在运用语言的人际交往中逐步走向独立自主。

(三)音乐游戏开拓幼儿音乐成长之路

首先,音乐游戏为幼儿开拓出表现自我的大舞台,具有非常明显的主体性、娱乐性、自由性、开放性。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能够处于快乐、兴奋、愉悦的精神状态之中,能够在不自觉中发现问题,并自发地积极探究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和提高,直接促进幼儿音乐学习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其次,在音乐游戏中,音乐是游戏的灵魂,渲染着游戏的活动氛围,能够通过影响幼儿的个人情绪与情感体验直接掌控游戏的发展趋向,而且游戏中的音乐还能起到音乐伴奏和音乐欣赏的双重功效,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的兴奋状态中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有效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最后,音乐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能够放飞幼儿的想象力,更能帮助幼儿开启游戏表演的创造力,能够在音乐的感召下创作出与之协调一致的游戏,并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以音乐游戏《值日生》为例,由两个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和妈妈,他们自己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语言劝说孩子热爱劳动,再安排一个幼儿当孩子,孩子的台词自然也有个人决定。为了提高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创造性和教育性,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评选出水平最高的表演小组,以此促进幼儿对音乐游戏进行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音乐表演能力。

总之,教师积极探究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在游戏中、在合作中、在嬉戏中快乐认知健康成长,在教师预设音乐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完成游戏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能力以及音乐能力都获得提升和发展,实现幼儿的快乐参与、幸福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皮新华.浅析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年第3期第150页

[2]屈俊斐.浅谈幼儿音乐游戏教学,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4期第113-114页

[3]张素珍.浅析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运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S2期第155页

[4]胡娟霞.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初探,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1期第222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