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教育中开拓幼儿的创新意识
作者: 金亚摘 要:如今幼儿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许多家长为幼儿选择了最好的幼儿园,每天关心的只是宝宝在幼儿园有没有学到知识,学会了念几首儿歌,而往往忽略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以及与伙伴之间的交往等等。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只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最后导致幼儿不能举一反三,也缺乏了创新意识。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19-00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一、生活即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进行生活教育
如今的幼儿园,大多数教师都是担任着“保教员”的身份,但往往保大于教。这最主要也体现在幼儿生活习惯。家长们将幼儿送进幼儿园前都是抱着请教师教幼儿一切的心态,因此导致很多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连最起码的吃饭、大小便、睡觉都成了问题。如今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幼儿们,都想在一个轻松、漂亮、愉快的环境中来度过自己的幼儿园生活,而且,刚进园的孩子们,其实什么都还不懂,让他们一下接触到这些文字,算术,他们刚开始或许会觉得新鲜,可是等到他们上到小学2年级以后,发现学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就立刻没有了激情,成绩随之也会一落千丈。所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身为一名教育者,不应该超前地给孩子教育,而是应该将教给孩子的知识不断地让他们去巩固、去运用。
二、生活即教育,美德是幼儿生活交往必不可少的
根据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是要供给人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但往往超前的幼儿教育正是脱离了这一理论。与此同时,在幼儿的道德、美德教育方面,现代教育也存在着缺陷,在幼儿园中,教师最厌烦的莫非是幼儿的告状行为,不要说这是幼儿的天性,其实这是家长以及教师的责任,每个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旦有什么事不顺心,就会引起他们偏激的行为,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发现了这种情况,严厉的制止或者是采用谈话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慢慢地就不会产生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家长也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一旦宝贝受到伤害,家长不仅不去解决,反而教唆自己的孩子用暴力去解决,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完全违反了教育的最初理念。
三、在生活教育中开发幼儿创新意识
陶先生说:“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做”,“‘做’,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探寻出路”。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呢?事实证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做”的能力培养的基础。陶先生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会使幼儿思维堵塞,一板一眼,缺乏了创新意识。
1.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陶先生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才能发出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削弱,甚至于夭折。”“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不能进行超前教育,而是按照幼儿的实际去开拓幼儿的创新意识。如在教授美术活动《哈哈小人》时,我指导幼儿折一下纸进行作画,一开始很多幼儿都跟随着我的节拍,但是多次操作后,很多幼儿在尝试折两折或是在不同的部位折,其实有的时候是教师束缚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只要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帮助幼儿储备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每日活动中,引导幼儿多多观察教室中的事物和大自然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记录来获取新的知识。如在游戏活动时,启发幼儿观察玩具的不同玩法,它是否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和数学中;在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时段校园中树木影子的变化。在自然角的观察中,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是如何变化长出脚来的,蚕宝宝是如何蜕皮的。在社区活动中,多带领幼儿去生活中常见的商店参观一下,问问工作人员问题,感受工作人员的辛劳,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和体会。这些让儿童在亲身探索中获取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将创新教育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是教师要随时抓住幼儿的某个行为,运用自己的智慧,将这种行为转变成一种教育,幼儿就不仅会欣然接受,更是受益匪浅。只要教师有了灵活的思维,才能在看见幼儿的一些无理行为后立即加以制止。如幼儿经常在自己的小杯子里倒上满满的一杯水,然后倒掉一半后再喝,教师就可以问道:“你不小心倒多了。哪为什么不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呢?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这么浪费水,那么我们的水资源会怎么样啊?”从而用比较婉转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幼儿不仅懂得了道理,他也会运用这个方法来教其他的小朋友。
4.通过自由游戏开发幼儿创新意识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游戏中,采用的是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不强求幼儿玩自己不想玩的游戏,如果幼儿在游戏时有任何的问题,我们也会以顾客的口吻来进行提醒。比如说我们班的零食铺有一个抽奖活动,但是我看到奖品不是很吸引我,于是我就借着买东西的时间和店长说,今天我不抽奖了,等到什么时候奖品很诱人了,我再多买点东西。这样一来,店长能马上意识到奖品的不足了。幼儿游戏只是单纯地让自己快乐,我们不会强加任何幼儿不愿意做的事情,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的那样:“要求一个孩子在游戏之外的某种基础上进行工作,无异于一个蠢人在春天摇晃苹果树而向往得到几个苹果;他不仅得不到苹果,还会使苹果花纷纷落地,本来渴望在秋天得到的果子也就无望了。”
幼儿进入幼儿园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幼儿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做人。在此基础上,更要用智慧的方法来开导幼儿,让幼儿的思维活起来,让幼儿的生命发光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