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课堂 乐在其中

作者: 张小华

摘 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26-001

我们知道:任何人遇到感兴趣的事或在愉悦的心情下,思维活动就会得以顺利展开,同时,也会永久地留在脑海之中,甚至终生不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趣味性融入课堂教学,有目的地创造快乐的情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进行思维和理解知识,有助于促进学习的效率。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乐起来,方法是多样的,现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略作阐述。

一、魔术导课法

魔术对中学生来说,有比较强的吸引力。通过魔术表演,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教学的内容上。表演的内容不能只是为了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包含即将教学的物理原理,为教学新知识打下伏笔。例如在进行《平面镜》一课时,笔者一上课就给学生变了一个魔术:“变金鱼”,先让学生看到一个圆的装水的玻璃缸中有一群鱼,然后老师盖上布帘,通过转动鱼缸,当再揭起布帘时,鱼不见了(玻璃缸中间有一个粘和的两面的镜子)。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看鱼缸中究竟有什么秘密?结果学生就发现了镜子。于是引出了课题。再举个例子:进行《磁体与磁场》一课时,一上课可以给学生变这个魔术:“硬币消失了”,纸杯中放硬币,老师手握纸杯,将杯口朝下倒扣在桌上,将纸杯拿开,桌上不见硬币。展示纸杯,原来硬币吸在杯底,老师手指上戴了一枚磁戒。引出课题。还有进行《蒸发》一课时,一上课可以给学生变这个魔术:“不会烧坏的手帕”,方法:将95%的酒精和水以2∶1体积比混匀后,用一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镊子钳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烧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熄灭火焰,会发现手帕仍完好无损没有烧坏,引出课题。

二、趣味实验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趣味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辛劳的学习活动中忘记疲劳,产生视辛劳为快乐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实验1:人造“雪景”: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实验2:“魔法塑料袋”: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以上的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拿出来凉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瘪了,袋壁上有小液滴。实验3:“水透镜”: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5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然后取出,将布满圆环的水膜靠近书本上的字,看到放大的像,如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多余的水,再靠近课本上的字,则看到的是缩小的像。

三、游戏融入法

在游戏融入法中,教师融合游戏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压强教学中,两位学生切胡萝卜比赛,一位同学用刀背,另一位用刀刃。此比赛可以让学生体会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在速度教学中,让两位同学同时同地出发,快步走,比较谁走得快。让学生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在阐述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全班同学合力传气球,从教室最后排传到前面老师手中。在折射教学中,请两位同学上来用铁丝当作鱼叉,进行“叉鱼”活动。要求迅速,只允许叉一次。体验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和真实鱼位置关系。在滑轮组教学中,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瘦小女生用力一拉,两位高大男生竟撞在一起了,领悟滑轮组能省力这一特点。

四、多媒体优化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优化教与学的信息、环境,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多媒体利用动画、图片和视频,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而有趣的动感内容,给学生以强大的视听刺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在透镜教学中,播放视频:广州亚运会圣火采集的仪式和十一运圣火采集的仪式(广州亚运会用凹面镜点火,十一运用凸透镜点火),前者取火,火炬置于镜前方,后者取火,火炬置于镜后方,引起思考,前者光的反射,后者光的折射,进一步猜想后者的结构?在阐述定滑轮特点时播放动画:“胖子”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瘦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在升华教学中,播放视频: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在平面镜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物影相连的画面,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五、室外体验法

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十分有必要把光学实验从教室内转到教室外,户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我们可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利用三棱镜得到彩虹,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在阐述凸透镜会聚作用时,带同学们到操场,利用凸透镜点燃火柴,此实验可将凸透镜换成盛清水的圆底烧瓶。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可将有不同孔的硬纸板置于户外太阳下,观察光斑形状,并结合树影下的光斑,思考小孔成像的原理。

此外,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迂回曲折的提问,严谨新颖的板书,都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不断的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