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王晓婷摘 要:培养学习兴趣是个老话题,孔子告诫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老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1-064-001
学习兴趣,又叫求知欲,是学生在积极欢乐的心理状态下希望参与某种活动的下意识的心理活动。在课程改革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不管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都应该鼓励学生学得有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学习兴趣就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喜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是一门比较文科的艺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往往跟不上,只有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抓住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小学生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利用这个特征有利于教学。这样,利用兴趣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各取一个响亮的名号,学生对这个外号感到很有兴趣,为了不让本小组在各个方面落后其他小组,他们会充分合作,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激发潜在的兴趣。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云房子》这一课时,可以针对课题提出这样四个疑问:(1)云房子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2)云房子都长什么样子?(3)谁对这些形状各异的云房子产生了兴趣?(4)最后云房子去哪里了?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列宁曾经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屋”。相反,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感情,极易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和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教师教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后进生,不另眼相看,不侮辱歧视。要尊重他们,一视同仁,甚至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情感去温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脉搏,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法中,教师可以用“微笑教学”来对待学生,用真情来感染学生,对差生多加关怀和帮助。如在课堂上提问差生,可以是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作业也相对布置比较少,作业潦草或错误,不打“叉”而划“横线”,允许他们重做,对他们也是多表扬少批评,用一些鼓励的语言来要求他们,这样使差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学生对学习不但不感到压抑,反而觉得是一件乐事。
三、重视课堂教学延伸,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在课前安排五分钟读讲活动:即每节课上拿出五分钟让一二个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比如写词语比赛。将全班同学按小组分成四队,依次让学生写出“看”的词语,表示“说”的词语,表示“笑”的词语,表示“走”的词语……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玩得快乐,又拓展了学习渠道。为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加大词汇,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如:商店的名字、书报亭期刊名字等,使学生感受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从而领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也能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样的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3.5
[2]《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教学心理实践》,学苑出版社,1999.8
[3]《学生实用学习法》,沈阳出版社
[4]《走进新课堂》,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5]《走进小学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