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管理:从云端跳舞到贴地而行
作者: 张惠珍摘 要:幼儿园规划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且还取决于幼儿园的上级领导部门的管理成效,取决于上级领导部门对幼儿园规划的管理。在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园长们经历了幼儿园规划实践与研究的磨练,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园规划意识、掌握了幼儿园规划管理方法、提升了规划管理能力,从一开始规划流于形式的“云端跳舞”逐渐过渡到有实效性的“贴地而行”。
关键词:规划; 管理; 过程; 理论学习; 技术支撑; 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10-001
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优质发展需要幼儿园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幼儿园就迫切需要制定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来作为幼儿园今后发展的行动纲领。然而我区幼儿园在制定新一轮规划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经历了“应付交差——迷茫困惑——重新学习——自我调整”的过程。最终在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园长们经历了幼儿园规划实践与研究的磨练,从一开始规划流于形式的“云端跳舞”逐渐过渡到有实效性的“贴地而行”,对幼儿园规划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规划管理能力。本文就我区在制定新一轮幼儿园规划过程中经历的这些情况,针对幼儿园规划管理谈谈几点认识。
一、幼儿园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幼儿园制定的规划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类:任务化。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管理过程,幼儿园制定规划是为了更好地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形成幼儿园的行动纲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幼儿园只是把它作为一种上级下达的任务来完成,或多或少带有应付交差的味道。
第二类: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规划雷同。有几份规划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竟然惊人的相似。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管理者只是满足对他人的模仿,缺乏对自身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思考。2.格式类同。规划缺乏幼儿园个性特点,格式千篇一律。
第三类:抽象化。首先目标定位抽象化。例如,有的规划提出了“建成教育理念先进、组织管理科学、幼儿发展主动、教育特色鲜明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幼儿园”,而如何判定幼儿主动发展、怎样的特色,规划中都没有具体说明。其次标准的抽象化。规划中出现的一些语言大而空,例如:幼儿园要“高品质、有特色、创一流”,那么,如何才算是“高品质”、“有特色”呢?
二、幼儿园规划管理的正确认识
1.幼儿园规划的重要性
1.1规划是园所管理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承载着儿童教育的重任,承担着较高的社会责任与教育责任。所以,幼儿园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实施规划管理对于幼儿园自身的发展和教育使命的承载具有重要意义。
1.2规划是园所组织自主发展的需要。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取决于其明确的目标定位,还有推进目标实现的策略及其保障措施。为了提升幼儿园管理能力,适应幼儿园管理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应该在对过去进行反思、对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未来进行展望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确立幼儿园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幼儿园管理策略,形成幼儿园发展的行动纲领。
2.幼儿园规划的编制
2.1分析要客观,目标定清楚。规划的制定首先要对幼儿园进行实事求是的背景分析,通过对背景性状况的分析,为幼儿园规划奠定客观基础,找出幼儿园发展的空间,从而找到幼儿园发展新的起点,确定幼儿园发展的适切性目标。
2.2思路要清晰,时间要明确。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在管理者面前,摆着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但管理者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牵涉到哪些事情需要优先处理,而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再来办。”规划实施的具体思路要明确,规划中要对时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规划目标的实现要有时间制约,从而保证规划的有序实施。
2.3措施要可行,效果可检测。一份好的规划应该是代表着幼儿园在特定时间段里的行动指南,代表着全体幼儿园员工的发展意愿。为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目标的有效达成,规划还要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具体保障措施,主要任务与措施不求形式的花样,追求的是卓有成效,可检测。
三、区域行政部门在幼儿园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在区域层面,对幼儿园规划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进行管理。
1.理论学习,强化规划管理意识
我们意识到一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可能与幼儿园一线管理者对规划的认识不够清晰有关,于是,我们组织幼儿园园长和管理者进行培训,采用自学——小组讨论——专家讲座——个别指导的方法,对“幼儿园为什么需要做规划?”“园长为什么要对幼儿园组织进行规划管理?”“幼儿园如何进行规划管理?”进行进一步思考,帮助她们能够对幼儿园规划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
2.技术引领,掌握规划管理方法
规划的编制除了理念的引领,还需要技术的支撑。我们指导每个园长了解规划的要素,引导他们学习规划的编制,提高他们进行规划管理的能力。对第一次制定的规划,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对怎样进行阐述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幼儿园修改过后规划第二稿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形式化、空洞无物的抽象化,做到了园本性,有不同的结构样式和不同的表述形式。技术的支撑使幼儿园规划逐渐从云里雾里的“云端跳舞”下到实事求是的“贴地而行”。
3.交流讨论,提高规划管理能力
围绕“幼儿园规划管理”的话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两期园长论坛活动。第一期论坛活动主要交流对规划管理感到迷茫和困惑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园长进行培训,然后对第一次拟订的规划反复进行修改调整,最后上报教育部门审批备案。在这个基础上举行第二期园长论坛活动,围绕“规划修改前后的思考”以及“在规划制定过程中的感受”,园长们进行了交流,并对一些热点话题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园长们对幼儿园规划管理的认识逐渐完善和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9-110
[2]阎水金.幼儿园决策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