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 李前进

摘 要:本文从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不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教育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13-001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思想品德课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应特别注意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而对于什么是“案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分析前人提出的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案例应该有一个本质特征,那就是它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最好也能启示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一个质量高的案例还应当具备典型性、新颖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当然,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故事,一组图片,一幅漫画,也可以是相关的背景材料和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有关的名人名言、名片名段欣赏等。

二、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总结教学经验,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广泛寻找,精心选择

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成败。好的案例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1.1相关性——选择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案例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蕴含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再好的案例,如果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也只能弃之不用。

1.2实践性——案例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要根据学生的阅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选择那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便于他们理解的案例。同时,选择实践性强的案例也有助于启发学生以后将所学的知识回归实践,指导实践。

1.3综合性——案例教学法不同于讲授法中的举例说明,后者要求通俗易懂,能例证相关原理即可。而案例教学法要求选编的案例具备一定深度和层次,能启迪学生的多向度思维,最好能包含某些教育两难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恰当呈现,提出问题

案例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影视、图片、漫画等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故事、社会热点话题等可以由教师口头讲述;而内容较多的背景材料最好印发给学生。恰当的案例呈现方式能够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2.1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2.2问题要由浅入深,要有层次性。

2.3问题要明确,不能漫无边际,过于发散;也不能过于具体,限制学生的思维。

3.思考讨论,共同解决

首先要求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案例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讨沦(事先分好组),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做好记录,特别是要记下经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成果及困难(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向发言者提问,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此环节,教师应参与讨论,引导发言,但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尽量找出他们发言中的合理性,并给予肯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4.评价总结,获得智慧

在已对相关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各小组的理论成果及其他方面的表现作总结评价。一方面,是进行知识方面的概括、总结,把集思广益的讨论成果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其他课堂表现总结评价,主要通过表扬各方面的“先进者”的方式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三、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1.缺乏好的案例

如上所述,一个理想的案例应该具备相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符合这些条件的现成案例很难寻到,这就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搜集材料,并进行选择、修改、整合和重新编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需要教师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意识。

2.对教师要求高

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掌控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厚积薄发,随时成功应对并种突发问题的“袭击”。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如学生情绪低迷、不愿思考,设计问题太难或太易导致教学环节中断等障碍,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恰当处理。

3.学生难以适应

长久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普遍懒于动脑,惰于思维,喜欢依赖老师,被动地听讲。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场”“启而不发”等情况,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要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

案例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有一定的缺陷。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有时会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所以,绝不能用案例教学手法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形式。也正如《思想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最终达到既能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能力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剑萍.大学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谢静毅.政治案例教学法初探,基础教育课程网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