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后进生学习心理转变初探

作者: 谈怿斌

摘 要: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更应关注后进生,如何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自信、自主的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后进生; 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87-001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加强后进生转化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一、优化师生关系,拉近心理距离

1.师生交流,沟通情感,消除焦虑

“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课后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们进行交流,“今天上课听得懂吗?”、“今天表现不错,再努力点!”……让他们感到老师在真切地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从而慢慢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后进生心里的焦虑感。自从三年级接班开始,后进生小张由于对数学很“怕”,对我也一直保持着“距离”,后来利用课余和课外活动时间,我经常主动和他一起打球,聊天,消除了他与我心理上的“距离”。他与我的话慢慢多了,课堂上的表现也积极了,课后帮他辅导功课时他也很乐意。

2.家长沟通,挖掘亮点,正视缺点

后进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师要积极与后进生的家长心平气和地沟通,反馈一些孩子在校的表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家长正视孩子身上的缺点,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另外,在与家长沟通中,教师要了解家长的想法与对孩子的要求,研究一些转化的方案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配合教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二、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后进生是数学学习的特殊群体,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便会有前进的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充满吸引力,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特别是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设计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一课的教案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出“周长”这一概念,预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先设置两只小甲虫正在爬树叶的情境)

师:下面小甲虫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仔细看,小甲虫现在要从哪里出发,爬到哪里结束,准备好了吗?(显示第一只甲虫沿着树叶边线爬一周)

师:看清楚了吗?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小甲虫从叶柄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周又回到叶柄。

师:一圈用数学的语言说就是一周[板书:一周]

师:再来看看,第二只小甲虫是不是也这样爬了树叶边线的一周呢?(显示第二只甲虫沿着树叶边线爬了不到一周)

师:怎样才算爬完边线的一周呢?(从哪一点起,还要回到哪一点)

师:它们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像这样“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可以取个名字叫……

生:周长。[板书:周长]

在这一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利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小甲虫,制作了动画,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周长这一概念。

在这样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情境中,一方面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轻轻松松掌握了新知。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待学习的自信心。

三、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习思维

有效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是最怕老师提问的。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后进生的智力特点,巧妙地设问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通过设问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设问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小豆同学,他比较擅长计算,在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计算单元时,就注意多让他上黑板板演;对于比较形象的事物,他的思维比较有顺序,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时,让他回答公式及算式。而逻辑分析是他的弱点,那么在进行个别辅导时,把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分成几个小问题,让他逐一回答,如,分数问题,让他读题后先找单位“1”是谁?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从而使他形成部分分析的能力,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能发展他的逻辑分析能力。

四、优化课堂评价,增强学习自信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有些教师往往以简单的“对”或者“错”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看似寻常,但时间一长,容易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打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果教师能在课堂评价下工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如,当一位学生的回答没有完全正确时,教师往往会这样说:“这位小朋友回答得不够完整,谁来补充?” 这种评价其实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样的情况,可以换一种说法,运用肯定性评价:“这位小朋友经过认真思考,已经回答出一部分了。再想一想,还有没有?”这种鼓励性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

真诚的赞美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批评和耻笑会把事情弄得更遭。教师恰如其分、带有激励性与指导性的评价,为学生指明了努力方向。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引导,坚持不懈的工作,排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转变他们的学习心理,促使他们一天天地进步。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钟启泉.后进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李默.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