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作者: 陈向阳

摘 要:角色游戏,是以幼儿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关键词:幼儿园; 角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09-001

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主题和内容

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家乡诸多的小吃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请家长周末带幼儿去各种小吃店进行实地观察并品尝,让幼儿从中知道许多小吃的名称,还了解到这些小吃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怎么做的。星期一生活活动时,幼儿个个争着要做各式各样的点心:馒头、馄饨、饺子、黄金饼、南瓜饼、糯米粽子等,大家真是越做越起劲。根据幼儿自己动手做出的这些点心,他们共同商量,决定开个“好吃来美食街”。幼儿做的点心分类分层地出现在“最爱小吃”、“我的茶馆”、“娃娃炒冰屋”和“喷喷香蛋糕房”上,有了先前这些观察和制作等经验的积累,幼儿分散到各自选择的角色区中活动后,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怎么玩、玩什么,都能真正快乐地游戏起来。

二、让幼儿自主把握游戏的情节

很多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常常是自己事先设计好游戏的情节,让幼儿模仿,看似规范、优美,实则千篇一律,限制了幼儿的理解力、思维及创造力的发挥。我尝试着让幼儿自主把握游戏的情节。在角色表演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中,首先,我让幼儿观看一段《喜羊羊和灰太狼》的DVD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然后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故事场景如何布置。有的幼儿说:“喜羊羊要搭围墙、门,房子后面要有一棵大树,还要搭一个灶台,因为灰太狼要在灶台上点火。”有的说“美羊羊也要躲在灶台上”……幼儿理解了故事情节,和我一起设置了精致的场景。接着,我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语言、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特点。我提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灰太狼?从哪里看出来?”“后来喜羊羊羊又变得怎样?”等问题,引导幼儿分析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过程。这样,幼儿表演时才能增强自主性,大胆进行想象、创作,使自己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加工,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把灰太狼和喜羊羊的角色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出来。

三、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与设计

以往,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前,教师都要花大量时间为幼儿准备她们认为需要的材料,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地交代材料的摆放和使用方法。可是,幼儿对这些材料不一定喜欢,有的只能被动认同,这既削弱了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我试着改变这种旧观念,让幼儿根据他们的需要,想想可能采用什么材料,让他们也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与设计中。对幼儿自己动手准备材料的成果,我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评价:哪一组的材料准备得最好?哪一组材料使用得最好?在评价中,幼儿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使材料的准备与设计水平逐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提高了,创造性也有了表现的机会。

四、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正在“美发厅”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陈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美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观察一下。我放下手中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美发师?”小女孩菁菁站了出来,“我是美发师,绝对给你做好。”她一脸神气的样子。

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当小女孩菁菁请我理发时,我只有笑眯眯地应答她,转身投入到她发起的游戏中,扮演起她早已给我选定的角色——顾客。在游戏的过程中,她积极主动地扮演着美发师的角色,我始终以她为游戏的主体,进行适时的配合与点拨,增强了她的自信。瞧她那“像模像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使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地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还“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塑料剪刀剪起来”……

五、让幼儿自主地评议角色游戏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有主见,判断是非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可以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喜欢把自己在角色游戏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有很多次,当我要评议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幼儿已经举手,有的甚至站了起来。他们渴望得到一种把自己的成功展现给大家并与大家分享的机会。幼儿在游戏中相互接触,产生了交流的迫切需求,他们开始学习接纳别人的经验,并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同伴的游戏。自主评议游戏成为幼儿展现自己又了解同伴的窗口。点评成功这一结果使他们满足,而这种满足又变成了主动参与角色游戏的新动机。

小班下学期刚开展医院游戏时,“医生”给每一位来访的“人”看病,一声不响就给“病人”打针,游戏内容十分单一。等游戏结束后,我让幼儿讨论到底应该怎样给病人看病。他们兴致可高了,有的说:“先问哪不舒服?”有的说:“我妈妈就是医生,要用听诊器先听!”有的说:“还没挂号呢?”有的说:“可以吃药,那就不用打针了。”还有的说:“要量体温呀。”幼儿各抒己见,最后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看病。在幼儿玩游戏时,不但产生了新的玩法,游戏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幼儿的是非观念,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自主讨论也是一种评议角色游戏的有效方法。

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问题是怎样指导。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尽量避免教师过多的干预,从而保护好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这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倾注满腔热情去探索,使角色游戏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