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活动室墙面的教育功能

作者: 顾春梅

摘 要: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环境的桥梁作用,让活动室墙面环境发挥其教育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创设; 活动室墙面; 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11-001

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在不同的时期随着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悄然地变化着。过去,墙面布置是作为教学以外的任务来完成的,从选题到制作再到上墙,一切都是由老师来设计安排的。随着《纲要》的颁发,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今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也在悄悄发生着转变,在内容上不像以前那样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完全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老师的主导作用渐渐地由显性变为了隐性,幼儿可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和积累经验。因此,只有让小朋友与之发生对话,发生互动的墙面环境才是“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然而,什么样的墙面布置是适宜幼儿发展的,在环境的创设中幼儿的参与率究竟有多少,毕竟重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综观幼儿园环境创设,还是存在着教师意志多幼儿意志少,静态多动态少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环境的教育作用大大减弱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幼儿园的墙面,我们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创设墙面?创设什么样的墙面为好?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针对本园实际、园舍情况,在各年级各班活动室、走廊进行墙面创设。活动中,各种创意墙,主题墙各具特色,别具匠心,且极大地发挥了其教育、沟通作用。

一、对话的墙面

自从开始主题式教育后,我们的活动室环境布置也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常常在主题墙面的布置中,许多班级的教师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文字、图片资料。但这些形式和资源常常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大多数孩子简单浏览后便不再关注这些主题环境,也无法让孩子与之产生进一步的互动,因为,这些大多是一个“死环境”,仅仅停留在观赏的阶段而已,没有更大的价值。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有的班级吸收了教训,在更换新主题环境中,就换了一种收集资源的形式,发动幼儿、家长来共同收集材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资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用孩子们喜爱的手工作品表现主题,同时留一些空间给孩子们不断补充收集获制作的作品。孩子们对这种主题墙面感兴趣极了,每天都会去浏览,关心有没有变化,还主动向家长介绍主题墙上贴的是什么。

这前后主题墙布置的变化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只有真正是为孩子的墙面,孩子们才可能与之发生对话,并通过它们与周围各种人、事、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知识与经验上都不断获得丰富,这样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对话墙面才是“话的环境”,才能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地参与。

二、互动的墙面

在墙面环境的布置过程中,各班常会出现行动和设计意愿的偏差,比如原本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参与布置,用绘画完成主题,但有的班级老师进行了高控制作法,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还有的老师则是全盘放手,没有及时帮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其结果是幼儿、老师、家长都对家长持否定态度。而一些成功的班级则是让墙面不断和孩子、教师、家长引发互动。比如:在了解中国这一主题中,有的老师用一幅中国地图或者象形文字放在主题墙上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然后老师适时介入,逐步引发幼儿参与环境的激情。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或者制作有关中国的特色传统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丰富了主题墙,每个小朋友都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可见,墙面布置的功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美化教室,还应该能不断和孩子、教师、家长引发互动。墙面布置中融入了幼儿的情感,同时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环境的改变,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样的墙面才是互动的、有生命力的墙面。

三、展示的墙面

在各具特色的墙面布置中,有一面“创意墙”极具创意。原本这只是各班常见的作品展示墙,但关键是张贴作品时与众不同了。一般幼儿园走廊或教室里的展示墙都是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但对一些不善于绘画而更善于言语、音乐的幼儿而言,墙面是否能承担起展示每位幼儿特点的功能呢?我们幼儿园有个班的“创意墙”,则完全展示了不同能力幼儿的成果。比如:擅长绘画、折纸、小制作可以直接贴上墙,会讲故事、会运动的幼儿可以将故事、运动方式请大人帮忙记录下来,也可以请画得好的小朋友帮忙画下来……孩子们针对不同人的优点想出了不同的形式,并取名为“创意墙”,展示的全是幼儿的作品。这面创意墙让幼儿既能欣赏交流,又能共同品尝成功的甜蜜。

在这样的墙面中,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最充实的体现。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通过它来展示自己,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老师则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环境,使得环境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此可见,“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反思的问题,墙面环境的布置蕴含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尊重——满足孩子所需;信任——放开孩子的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所以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环境的桥梁作用,让墙面环境发挥其教育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