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描造型的空间关系
作者: 王卡摘 要:我们要搞好造型,就要先在素描实现中逐步认识,理解有关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造型中有关空间规律。
关键词:素描造型; 空间规律
中图分类号:J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22-001
绘画是造型艺术。素描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它是解决造型问题,培养画家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绘画而言造型显然是我们要学习、研究的对象。谈到造型,人们可能首先考虑的是物象的轮廓,像或非像等问题。固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轮廓,若没有外轮廓特征,造型就无从谈起。有了外轮廓最起码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基本的形体框架。可以说外轮廓是造型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对初学素描的人来说,在写生时,打好轮廓是学习素描造型的第一步。
一、人的视知觉有这样的功能,即主动地把所表现的物象与其背景加以区别,并组织成一种所谓“物象——背景”的结构,若没有这种区别和组织的功能,人们就无法看清,所表现物象的体积、分量。同样,人们也能通过不同的色素、位置、方向感知到一个物体面的朝向,并使之组合成一个立体影像。可是作者有了这些区分、组织功能,未必就能保护在素描中正确地表现出物象与背景的空间关系及其物象形体三维立体的空间,因为素描不仅局限于只有两个维度的平面纸张上表现这些关系的。作为一个画家就要有一般的区分物象与背景和不同形体面的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并能把握好形体空间,即长、宽、深三维性特征。人的视觉感知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像照相机那样机械地原原本本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对客观对象的某一些主要特征“感兴趣”,即有意识地对所表现的物象主和次、虚和实、加强和减弱进行艺术处理,同时个人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都对感知有影响。因此只要抓住物象的有关特征,就能够借助于经验和想象力去补充,在两维平面上建造起立体的形象。好在线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就是例证;只要把握住客观对象的空间和形体关系,把线理解成面去作画,即使没有明暗调子变化,也能运用线条的虚实、疏密、粗细、穿插等技法充分地表现出空间关系的体积感觉。
“全因素”调子素描有着比线条为主的“结构”素描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只要有正常的视觉能力,就应当能更好地表现物象与背景的区别和形体的体积感,表现出空间关系。但是为什么很多初学素描的人画画时往往不知如何表现空间和体积呢?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素描绘画,所要求的视感知与一般的视感知不同,首先感知的目的不同,一般的视感知区分物象与背景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认识物象。而画素描的、审美的视感知则不仅仅要看清楚,认识物象,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物象本身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这种关系中品味形体美与力的表现。由于表现目标不同,所以感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一般的视觉感知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局部上面,因为若要分散注意力就很难达到认识物象的目的。而素描画、审美的感知是对整个形或结构的观照。因而就不仅要注意到局部,更重要的还是注意到整体的关系,以及在这个关系中不同物象、背景所呈现的主要特征。
二、在认识问题解决以后,如何在二维平面的纸上表现出三维立体空间及物象和背景的空间关系?还需要在素描实践中逐步解决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技法上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结合空间与体积表现探讨一下观察方法和表现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首先讲整体的观察方法,物象的体和面的关系及其与背景的联系就是最好的整体。要有意识地寻找形成这种关系的特性。比如画人像素描时,就要具体地比较人物脸部各部位的形体变化、结构比例、透视关系。头发、服饰和肌肉浓淡及背景的深浅关系等。先从大的观察明暗上的变化,要相当准确地区分出哪个部分最亮、哪个部分最暗、哪个部分是灰调子。首先要注意到光源的照射,所产生的受光面、背光面、中间色即呈现黑白灰三大关系,头发最暗,相比而言,衣服、脸部和背景的调子是灰调子,那么这时区分几块灰调子的层次尤为重要。如果区分不开或者区分得不正确,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真正的空间感。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所谓关系正确并不是要求每一块调子都必须与现实物象的调子一致。相反地,在素描造型中应当尽量避免盲目地照抄对象,或是繁琐地描绘对象。而是要把握住对象整体关系的某些最主要的特征,有意识地加以强调,使形象特征更明确,更清晰,更强烈。应把对象作自己的“奴隶”,而不能把自己作对象的“奴隶”。比如,感觉到背景比物象不明显,稍暗些,画暗时就应当在整体关系允许的限度内尽量加强这种明暗对比,把背景适当调深一些,越靠近物象亮部的地方越要加暗。
素描造型就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构件。要使这些构件在光暗的对比中达到协调、统一,当然要研究、理解各种结构,把握其特征和规律。我谈的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看上去简单,但这也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渐地掌握。要有意识地克服一般感知中过多的主观性因素,牢固掌握这类有关造型的客观性规律和方法。
素描绘画又不能完全被客观规律性东西所左右着。对物象结构的观察、掌握必须是具体的、直接的,而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认识和概念的水平上。画素描自始至终都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心理活动。它产生于感觉,表达的也是感觉(感知、感受),理性的作用、规律的作用就是要帮助我们实现从感受的产生到感觉,感受的表现这样一种转换。而其中主要的就是要克服画面的二维平面性障碍,以实现我们对具有三维立体空间及物象背景空间的观察的造型感觉。
总之,我们要搞好造型,就要先在素描实现中逐步认识、理解有关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造型中有关空间规律。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逐步培养我们对空间关系,以及构成这种空间结构的各种对立因素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我们的眼睛应当学会从空间关系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事物、每一块调子,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总是习惯于孤立地去看物象、看调子、看色素。当然解决素描中各种技能、技巧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有了一双敏锐眼睛,我们才能说具备了基本的造型能力,也才有可能通过素描绘画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想象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