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作者: 林松

摘 要:小学科学不仅影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且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动手能力、好奇心及探索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的习惯品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演示实验; 兴趣; 观察习惯; 示范; 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06-001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学生发现、认识、理解、运用客观世界的一扇门。而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又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三种。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重点谈谈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

兴趣是儿童时期学习的敲门砖。兴趣可以使学生自然地集中注意力,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学习时是一种积极的、快乐的心态。学生在初识《科学》这门课程时充满了好奇,他们满怀期待地想从这门学科中了解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演示实验,将学生未知的景象通过演示实验展现给学生,那么才会真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甚至是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如果教师不重视演示实验,敷衍了事,或用讲解的方法代替实验。那么学生可能不能理解老师说的内容,学习的兴趣将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从而求知的欲望也会降低。一旦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那么科学课的效果肯定会大大降低,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很不利的。

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

小学科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抽象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更容易理解知识。例如在《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这节中,学生对消化系统比较陌生,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留有的印象会比较肤浅。如果教师通过实验室的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来演示食物在身体里的消化过程,或者制作动画,通过具体的、学生能够亲眼所见的过程。学生不但容易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的习惯品质

学生做实验,首先要学会如何做实验,这就需要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所以“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就成了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验中,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精确性、客观性等方面。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学生在观察时有目的、有计划。观察的整体性是指学生能应用多种感官观察(眼、耳、口、鼻等),对观察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观察的理解性是指能边观察边思考,了解实验现象的相关原理。观察的选择性是指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实验的范围,分清实验的层次,有条理地进行实验。这就是实验的选择性。观察的精确性是指学生对教师演示实验微弱、缓慢变化的精细观察,能够分辨较为复杂变化中的各种现象。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学生客观地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并且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

四、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示范

在小学阶段有许多的学生实验,如固体质量的测量、固体的溶解与分离、测量气温等等。这些实验是小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建立独立设计实验能力和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学生从小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没有接受良好的实验技能的指导,在实验操作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的错误,必然会影响学生实验的结果,继而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难以理解。实验就会变成一种形式,对学生探究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这门学科就会失去热情。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科研是很不利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实验时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示范。如在教师教授学生测量固体的质量时,首先要讲清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时必须规范操作,操作的步骤方法要讲清楚说明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实验,之后的探究才有了基础。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能力

演示实验是标准的,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会了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束之后,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学过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解决如何才能让安全蛋进出瓶口的问题。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经过思考,可以独立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了解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为实际生活所用,那么学习也永远只能作为一种书本上的,印象中的知识。对于科学,更是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并且能够加以创新,形成发明。如:学会了如何分离固体物质,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生活污水;理解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就能解释轮船为什么很重却能浮在水面上,也能解释潜水艇是如何上升与下沉。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一切学习研究的基础,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不能实事求是,随意讲授知识,甚至说一些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话。不但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而且会让学生觉得科学就是随意地说说。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也不会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只有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我们的一切教学,学生的一切学习才有意义。实事求是是我们探究学习的主线,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具有严谨的做事态度。严谨的做事态度是我们教学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更是教师需要传授于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态度。总之,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地位很重要,我们应该重视演示实验,做好演示实验。

参考文献:

[1]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小学科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