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采用多媒体 应突出新课标理念
作者: 刘文侠摘 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工具,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相关教学的有效整合。本文就多媒体数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60-001
多媒体进入了数学教学的课堂,使多年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传统的单一手段的教学变成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化的教学,传统的静态教学变成了现代化的动态教学,传统的隐性教学变成了现代化的显性教学,传统的难以再现时空的教学变成了现代化的立体式的教学。总之,多媒体进入数学教学课堂,使数学教学的面貌为之一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数学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有更多充分的自由度和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另一种学习方式。
但是在单一性的教学改革中,尽管多媒体计算机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从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充实新的内容。
第一,多媒体应体现“创设问题情境”新理念。
利用多媒体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与实际情境相似的学习环 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情感有效 地激发联想,唤起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引起学 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产生良好的教学效 果。如“几何画板”软件,教师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学生立即会看到结果。为了弄清三角比例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量出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然后利用电脑自带的计算器算出边长的比例。当教师拉伸和收缩三角形时,边和角的尺度被自动记录下来,很显然,记录下来的数据是连续的,计算出来的比例可以不断更新。通过电脑图像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任何一个固定度数的角,都存在一系列固定的三角比例。这种多媒体教学提供的情境对于缺乏视觉思维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计算机讲述 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通过自己 的试验、探索、理解掌握知识。
第二,多媒体教学要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发展的理念。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受到课件的束缚,不敢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固定到一个框框中,缺乏活力和灵活性。教学时教师不仅跟着电脑走,也会成为电脑的奴隶。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仅仅将证明的一至两种答案输入电脑,当学生提出其它的证明形式时,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不能随时调整教学课程,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本身是动态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每个生动的学 生,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千差万别的。课件的设计要考虑课堂上学生的思考、反应和体验。
第三,多媒体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理念。
传统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将课前准备好的各种问题输入计算机,学生回答的内容只要与教师在多媒体上显示的内容不相符合时,教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向自己预先设计的答案靠拢,否则,教师担心讨论下去完不成教学任务,从而亮出自己设计好的标准答案。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用定势思维代替了创造性思维。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利的,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回答数学问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
第四,多媒体教学要体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过多考虑课件的连续性、严谨性、和高密 度性,使得整个教学只关注知识点和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靠教师和学生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完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钻研精神,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为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课件的设计上,也应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数学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数学的美学价值及数学家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如讲授圆周率时,课件中也要介绍祖冲之,在公元五世纪时,圆周率的计算在世界上领先一千多年,这种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第五,多媒体教学应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理念。
多媒体教学是靠屏幕显示板书内容,由于学生的思维速度是不同的,单靠屏幕一闪而过,有些学生根本不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又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多媒体展示的各种技巧所吸引,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了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单凭教师的想象,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实际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师生讨论的进程在黑板上完成问题分析过程。由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可以随时补充修改相关内容,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如在使用多媒体数学学习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理念对数学教师制作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 的课件要由数学教师来开发,他们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能解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他们编出的课件才能体现课件的精神实质。只有教师懂得计算机编程,才能方便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