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永恒的主旋律

作者: 张勤华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他以自己无私博大的爱,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教育; 爱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78-001

爱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信: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是教育永恒的生命线。

一、慈母般的关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

师德之魂在于“爱”。生活中,我是个母亲,工作上,凭借这一优势而具备了关爱孩子的细腻情感,热爱学生就是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像母亲一样精心培育班级中的每个孩子,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教育孩子,感染孩子。它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生活上学生需要慈母般的关爱。近年来,我一直任教中低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班中的孩子由于年龄偏小,发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低,很难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观念,不易自觉地用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特别是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犹如一盘散沙,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大多是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受千般宠爱于一身,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生活自理能力差。面对如此学生,谁都会头疼。这就需要教师百倍关爱,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思想,做知心朋友,耐心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授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逐步改正其不良习惯,使教育真正起到效果。

如我在几年前教过一个女孩子,模样非常可爱,虽然只有九岁,但为人处世十分成熟。每天早上来上学,总是披着一头散发,有些凌乱,身上的衣服也不太适合她这一年龄的孩子穿着,而且上面油渍斑斑。班中的孩子们经常嘲笑她,她也似乎不喜欢跟同龄人交往,渐渐地,她在班中自然而然地成了“差生”。经过了解,我走进了他们家,这是个不寻常的家庭,只有父亲和她两个人,她是个孤儿,从小被父亲抱养,养父接近五十岁了,对她的生活照顾不周情有可原。我一面通过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大家帮助他,一面帮她洗洗衣服,梳梳辫子,还买来衣服送给她。她逐渐对我产生了信任感,把我当成自己的妈妈,有什么心事都主动向我吐露。在我的不断关怀、鼓励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把家庭带给她的不利因素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成绩不断提高,也逐渐和同学们交往了。

其次,在学习上,学生更需要慈母般的关爱。学生是敏感的,教师一个随意的手势、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随口溜出的话语,都会在他们的心弦上弹出音符来。课上我们赞许的眼神、会心的微笑,都会给学生以勇气、以动力,都会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课下经常性地摸摸孩子们的头、上完体育课提醒学生及时加衣等等,都能体现出老师的爱。在教育中,不能有被爱遗忘的角落,关爱要面向全体学生。爱“尖子生”,肯定长处,再接再厉;更爱“学困生”,捕捉闪光点,因势利导。要爱优点,让学生找到自信;更要“宽容缺点”,让学生找回尊严,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全面发展。

去年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个孩子,一入学就要学拼音,对他来说是道“坎”,怎么都记不住字母的念法,辨别不清形近的声母,更别说拼音节了,他的家长一度为之苦恼不已。针对他的情况,我自制了一些小卡片,随时随地逮着机会让他念,这种“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他觉得我像他奶奶,是个“多烦老太太”。也正是这种“多烦”的简单方法,让他渐渐不怕拼音了。当他稍有进步时,我就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每天下班后还为他辅导。如今他自豪地告诉我:“张老师,学习语文是最快乐的事。”

二、父亲般的严爱是架起师生感情桥梁的支撑点

小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女性教师,相比较而言,她们对孩子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如沐春风,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备受呵护。如果说慈母般的关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那么父亲般的严爱,便是锁上的润滑油,是架起师生感情桥梁的支撑点。爱不能姑息迁就、漠视放纵,而是“严”作前提,宽容适度、严爱统一,只有严格要求,才是真正的爱。热爱学生要做到不溺爱、不偏爱、面向全体、一视同仁。要使表扬和批评发挥应有的效果,做到奖其功而不护其短,评其过而不折其长,起到鞭策先进,激励后进的积极作用。在我从教的历程中,我的“严格”在学生中是“有口皆碑”,但我从不怕学生“恨”我,因为我“严格”的爱获得了学生的理解。

我班有个男生,小脑筋很活络,身上隐约透露股傲气,每当老师表扬他写字漂亮或回答问题出色时,总是沾沾自喜,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下课经常出鬼点子带领调皮的男生捉弄女生,偷偷听了老师们的谈话后在班中散布。我找到他,通过和他长时间的谈心,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让他心服口服地认识到成绩不能弥补缺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后,他再也没有捣蛋过,成了真正的聪明孩子。

三、真诚的友爱是维系师生感情的纽带

在教育上,教师既要像严父,又要像慈母,更要像知心朋友。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把真诚的友爱献给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不唯我独尊、妄自尊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都会成才,“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例如上课时,面对学生的童言无忌,我们应该“放肆”地大笑特笑;课余,给邋遢小孩洗个脸、与学生一起做做游戏、蹲下身子和不善言辞的孩子说说话……只要爱在我们的心间,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就能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被尊重和信任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别人,教师在爱的付出中也会获得爱的回报。这样,师生感情的纽带才会越拉越紧。

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爱能给学生以勇气、动力和信心,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旋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